殴詈读音
殴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打骂。
引证解释
⒈ 打骂。
引《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五坊小儿﹞或相聚饮食於酒食之肆,醉饱而去,卖者或不知,就索其直,多被殴詈。”
《元典章·刑部二·系狱》:“至於相争田地婚姻债务家财,殴詈干证之类,被勾到官,罪无轻重,即入监禁,动经旬月。”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殴詈
殴詈相关词语
- 1 殴击
- 释义:殴打
- 2 殴捶
- 殴捶,读音ōu chuí,汉语词语,指殴打。
- 3 殴杖
- 殴杖,汉语词语,读音为ōu zhàng,意思为以杖殴打。
- 4 殴逐
- 殴逐,读音 ōu zhú,汉语词语,指殴打追逐。
- 5 殴除
- 殴除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ōu chú,意思是驱除。
- 6 殴血
- 殴血,是汉语词汇,出自《华阳国志·后贤志·杨邠》。
- 7 殴曳
- 释义:殴打拖曳。
- 8 殴挝
- 殴打。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 梁冀 ﹞所使人又乘势横暴,略人妻妾,弄人妇女,殴挝吏卒,与盗贼无异。”
- 9 殴挞
- 释义:殴打、鞭挞。《北史·王晞传》:“及 文帝 昏逸, 常山王 数谏……王又固谏诤,大被殴挞,闭口不食。”《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 平郡王 讷尔素 、贝勒 海善 、公 普奇 遭其殴挞,大臣官员亦罹其毒。”
- 10 殴攘
- 殴攘,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殴击攘除。
- 11 殴作
- 殴作,读音ōu zuò,汉语词语,指打闹。
- 12 殴气
- 释义:怄气;欺负。《水浒传》第六一回:“为何小人只是走了出来,在家里时便要殴气。”《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不要说起,受了这班泼男女的殴气。”
- 13 殴蹋
- 殴蹋,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殴打践踏。谓拳打脚踢。
- 14 殴辱
- 殴辱是词语,拼音ōu rǔ,释义为殴打凌辱,污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