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攘读音
殴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殴击攘除。
引证解释
⒈ 殴击攘除。
引宋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梃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縶缚,岂劳车驾远涉山川?”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殴攘
殴攘相关词语
- 1 殴作
- 殴作,读音ōu zuò,汉语词语,指打闹。
- 2 殴气
- 释义:怄气;欺负。《水浒传》第六一回:“为何小人只是走了出来,在家里时便要殴气。”《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不要说起,受了这班泼男女的殴气。”
- 3 殴蛇
- 在今 山东省 宁阳县 东北。《公羊传·桓公十二年》:“盟于 殴蛇 。” 陆德明 释文:“殴,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左传》作“曲池”。
- 4 殴公骂婆
-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 5 披攘
- 犹披靡。
- 6 剽攘
- 剽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iāo rǎng,出自《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
- 7 七捞八攘
-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 8 枪攘
- 纷乱貌。
- 9 窃攘
- (3).剽窃。 宋 欧阳修 《笔说·薛道衡王维诗说》:“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鸝’,终非己有,又何必区区於窃攘哉!”
- 10 侵攘
- 侵攘,读音qīn rǎng,汉语词语,意思为侵犯。
- 11 驱攘
- 敺攘:驱除。 唐 元稹 《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诚在将军;奖飞驰之劳,宜加宪秩。”
- 12 攘鸡
- 本文选自《孟子》,为四书之一,其余分别为:《论语》、《大学》、《中庸》。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 13 殴挞
- 释义:殴打、鞭挞。《北史·王晞传》:“及 文帝 昏逸, 常山王 数谏……王又固谏诤,大被殴挞,闭口不食。”《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 平郡王 讷尔素 、贝勒 海善 、公 普奇 遭其殴挞,大臣官员亦罹其毒。”
- 14 殴挝
- 殴打。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 梁冀 ﹞所使人又乘势横暴,略人妻妾,弄人妇女,殴挝吏卒,与盗贼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