篛笠读音
篛笠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箬叶或竹篾编制的宽边帽。
引证解释
用箬叶或竹篾编制的宽边帽。
唐隐峦《牧童》诗:“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篛笠。” 宋杨万里《丙申岁朝》诗:“山色长供青篛笠,春光不为白髭鬚。”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一撒网,一簑衣,一篛笠。”
国语词典
篛叶制成的笠帽。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篛笠相关词语
- 1 篛帽
- 篛笠。
- 2 篛笼
- 用箬叶与竹篾编成的盛器。
- 3 竖笠
-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 吴中 为甚……讳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
- 4 苏公笠
- 竹笠名。广东惠州、嘉应等地区妇女多戴笠。笠四周缀以绸帛,下垂,绸帛有淡红、淡绿、淡青、白等色,以遮风日。造型甚具地方特点。相传为宋代苏轼遗制,故名“苏公笠”。
- 5 蓑笠
- 蓑笠,汉语词汇,指用草或麻编织成的斗篷以及帽子。
- 6 蓑笠纶竿
- 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 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
- 7 簑笠
- 蓑笠,汉语词汇,指用草或麻编织成的斗篷以及帽子。
- 8 籉笠
- 籉笠,读音为tái lì,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蓑衣和笠帽。
- 9 耘笠
- 农夫耕作时戴的斗笠。 宋 郑侠 《烟雨楼》诗:“花镳抑策熙怡里,耘笠渔簑笑语中。”
- 10 毡笠
- 毡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zhān lì ,是指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
- 11 毡笠儿
- 古代的一种毡制的帽子。
- 12 车笠之盟
- 车笠之盟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ē lì zhī méng,意思是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13 篛篰
- 衬以箬叶的一种竹篓。
- 14 篛篷
- 用箬叶等编制的船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