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乂读音
保乂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保艾'。治理使之安定太平。
养育安定。
养育安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保艾”。治理使之安定太平。
引《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
孔传:“以安治有殷。”
唐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对扬天命,保乂王家。”
明方孝孺《身修思永堂记》:“近之如圣上之所传,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窃有望焉。”
⒉ 养育安定。
引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保乂
保乂相关词语
- 1 保役
- 保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ǎo yì,是指居间作保,替债主奔走办事。
- 2 保鲜
- 保鲜 ,读音bǎo xiān ,含义为保持蔬菜、水果、肉类等易腐食物的新鲜,常用词有保鲜纸、食品保鲜、改进水产品保鲜技术。
- 3 保守派
- 保守派指信奉或支持政治上保守主义的人。指墨守成规,不求改革,甚至反对变革旧事物的政治派别或个人。
- 4 保绥
- 2.使得到保全,获得安定。《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赖 武王 神武,拯兹难於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
- 5 保息
- 保息,读音bǎo xī,是安养百姓,使之繁衍生息的措施的意思。
- 6 保身
- 释义:是保全自己的意思。
- 7 保圣寺
-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
- 8 保证人
- 广义的讲,保证人是对某项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再如债务等项的担保方面,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票据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是非票据债务人对于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作出保证行为的人。保证人与被保证人承担同样的责任。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9 保证书
- 《保证书》是一首由蔡恒编写的歌曲,该歌曲是专辑《恒心》中的一首,该专辑的发行时间为2013年10月22日。
- 10 保大
- 保大亦是越南阮福晪在位时的年号。阮福晪,即保大帝(Bảo Đại),原名阮福永瑞,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第13任、也是末代君主,称号先后为安南国王(1926–1945年)、越南皇帝(1945年)以及南越国家元首(1949-1955年,年号保大(Bảo Đại),1955年10月26日,阮福晪被时任南越总理:吴庭艳废除帝位后逃往法国巴黎建立流亡的“阮朝临时政府”,继续使用“保大年号”直到1997年去世为止
- 11 保和殿
- 明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
- 12 保衡
- 商 代 伊尹 的尊号。又称“阿衡”。
- 13 保税区
- 保税区(Bonded Area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tax-protected zone),也称保税仓库区,级别低于综合保税区。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
- 14 保人
- 保人,读音bǎorén,汉语词汇,指购买保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