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柱读音
笔柱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毛笔头的中心部分。
引证解释
⒈ 毛笔头的中心部分。
引《齐民要术·笔墨》引三国魏韦诞《笔方》:“笔法……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捲令极圆。讫,痛頡之。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笔柱
笔柱相关词语
- 1 笔大如椽
- 笔大如椽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ǐ dà rú chuán,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2 笔底下
- 他笔底下来得很快嘛!(就是说他写文章来得快)
- 3 笔管树
- 笔管树,别名。桑科榕属植物。 落叶乔木,有时有气根;树皮黑褐色,小枝淡红色,无毛。叶互生或簇生,近纸质,无毛,椭圆形至长圆形。
- 4 笔算
- 用笔写出算式或算草来计算。一般是先列出算式再计算,加减乘除都可以。
- 5 笔套
- 笔套,拼音bǐ tào,指. 即笔帽用以保护笔头的套子。
- 6 笔情
- 笔情,读音bǐ qí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字画诗文表现的情致。
- 7 笔健
- 笔健,汉语词语,读作bǐ jiàn,意为笔力雄健。
- 8 笔帽[儿]
- (笔帽儿)套着笔头保护笔的套儿。
- 9 笔妙
- 晋·王羲之《笔经》:“制笔之法……直中绳,勾中钩,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笔妙。”
- 10 笔趣
- 笔趣字画诗文表现的意态情趣。
- 11 笔錔
- 笔套。
- 12 笔公
- 笔公,拼音是bǐ gōng,北魏古弼的绰号。
- 13 笔诛墨伐
- 笔诛墨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ǐ zhū mò fá,意思是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 14 笔诛
- 笔诛(笔诛)犹笔伐。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打算调查战地惨状,以反对 齐燮元 ,同时对于 曹锟 、 吴佩孚 辈加以笔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