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溯阁读音
文溯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
引证解释
⒈ 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在今辽宁省沉阳市清故宫之西。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修建,现属辽宁省图书馆。
国语词典
清代内廷四阁之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清故宫的藏书阁。清乾隆四十七年建,藏四库全书及图书集成。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文溯阁 (沈阳故宫建筑)
文溯阁相关词语
- 1 文梭
- 宋 张孝祥 《木兰花慢》词之二:“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明 杨慎 《词品·洪叔璵》:“其馀如:‘笑捐琼佩遗 交甫 ,肯把文梭掷 幼舆 。花上蝶,水中凫,芳心密意两相於。’用事用韵皆妙。”
- 2 文搜丁甲
- 文搜丁甲,汉语词语,读音是wén sōu dīng jiǎ,指文章精妙感动神灵。
- 3 文貌
- 《荀子·礼论》:“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史记·礼书》:“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
- 4 文婪武嬉
-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文林果
- 文林果是林檎的别名。 唐 魏郡 人 王方言 尝栽一林檎,果大,色白,有朱点,献于 唐高宗 , 高宗 大喜,赐 王 文林郎,因亦名此果为文林果。见 唐 郑常 《洽闻记》。参见“ 林檎 ”。
- 6 文身剪发
- 文身剪发,拼为wén shēn jiǎn fā,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 7 文声
- 文声指工于为文的名声。出自《宋史·孔文仲传》
- 8 文塞
- 文塞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én sāi,意思是指才智与道德。
- 9 文券
- 文券,俗称文契,意思是.文契,契约。公文案卷。
- 10 文性
- 【释义】:1.文学的才能;爱文的天性。
- 11 文饬
- 掩饰,遮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梁元帝 时,有一学士,聪明有才,为父所宠,失於教义……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伪迹昭然,理难文饰。”《明史·杨言传》:“ 邦奇 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或圣听。
- 12 文薄
- 文薄是汉语词汇,读音wenbo,出自《文选·李康》。
- 13 文玩
- 在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具里,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文房用具,明清以来文房用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与“笔、墨、纸、砚”相配套的各种文具,主要有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呈、臂搁、镇纸、印盒、印章等等。这些文具造型各异,雕琢精细,可用可赏,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陈设的工艺美术品。所以又被人们称作文玩。 所谓文玩,指的是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文房四宝尽管创始很早,但一直发展到唐宋时代,即传统书画艺术趋向成熟完善和文人士大夫集团形成以后,它们才真正找到并且实现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成为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官宦书斋案头不可或缺的器用。文玩的一大特点是小巧。作为书桌案几之玩用,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既可供设于案上,又可把玩于掌中,可远观,亦可近取。特别是有些赏玩摆件,往往是大块的浓缩,大件的缩小,小中见大,芥纳须弥,古玩界又有“小器大样”之说。现代意义上的文玩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一件好的文玩,必须是一种精神的“物化”承载,或大或小、或巧或拙,经由岁月的裹洗,与主人息息相通,涵养身性的同时,也彰显主人的文化品位。文玩往往不独立存在,而是经常结合于书画、茗茶、品香等活动中,为生活添一分赏玩之趣。
- 14 文组
- 文组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wén zǔ,基本意思是彩色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