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声读音
文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引证解释
⒈ 工于为文的名声。
引《宋史·孔文仲传》:“初, 文仲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
元冯子振《红绣鞋·题小山苏堤鱼唱》曲:“东里先生酒兴, 南州高士文声。”
⒉ 指文章与诗歌。
引王闿运《<八代文粹>序》:“书契之兴,肇於羲画;文声之比,成於诗乐。”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文声
文声相关词语
- 1 文塞
- 文塞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én sāi,意思是指才智与道德。
- 2 文券
- 文券,俗称文契,意思是.文契,契约。公文案卷。
- 3 文性
- 【释义】:1.文学的才能;爱文的天性。
- 4 文饬
- 掩饰,遮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梁元帝 时,有一学士,聪明有才,为父所宠,失於教义……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伪迹昭然,理难文饰。”《明史·杨言传》:“ 邦奇 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或圣听。
- 5 文薄
- 文薄是汉语词汇,读音wenbo,出自《文选·李康》。
- 6 文府
- 《文选·王僧达》:“珪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吕延济 注:“文府,谓文章为府库之富。” 南朝 梁 沉约 《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谁与陈述经典,修明法程,抉文府之秘,启艺林之钥。”
- 7 文房四士
-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 8 文珰
- 雕镂彩画的瓦当。
- 9 文衮
- 文彩鲜艳的衮衣。古代皇帝及上卿的礼服。 唐 张说 [font class=diczx1]《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font]:“上谓公曰:‘……卿以足食为心,朕无西顾之忧。’侑以彩币,锡以文衮。”
- 10 文化书社
- 文化书社又称“长沙文化书社”。1920年8月,毛泽东、易礼容、彭璜等创办于湖南长沙。主要销售马克思主义书刊。
- 11 文家
- wén jiā1.崇尚文礼的朝代。《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汉 何休 注:“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皇后有諡,起于 东汉 ……然则质家尚单,文家尚复,后世或用复諡。” 清 龚自珍 《春秋决事比答问》:“ 周 ,文家也。”
- 12 文界
- 引证解释:文化界、文学界。 黄人 《序》:“苍茫文界,与神州同在荆榛,不可无此一老。” 鲁迅 《三闲集·路》:“ 上海 的文界今年是恭迎无产阶级文学使者,沸沸扬扬,说是要来了。”
- 13 文身剪发
- 文身剪发,拼为wén shēn jiǎn fā,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 14 文林果
- 文林果是林檎的别名。 唐 魏郡 人 王方言 尝栽一林檎,果大,色白,有朱点,献于 唐高宗 , 高宗 大喜,赐 王 文林郎,因亦名此果为文林果。见 唐 郑常 《洽闻记》。参见“ 林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