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笄读音
冠笄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固定冠的簪子。《宋史·礼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凤冠,各置于槃,蒙以帕。”
2.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笄礼。《礼记·乐记》:“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郑玄 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
3.指成年男女。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八:“戴名世 大逆,法至寸磔,族皆弃市,未及冠笄者,发边。”
4.梳头戴帽,指僧尼还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五:“后主 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礼佛自懺。”
2.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笄礼。《礼记·乐记》:“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郑玄 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
3.指成年男女。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八:“戴名世 大逆,法至寸磔,族皆弃市,未及冠笄者,发边。”
4.梳头戴帽,指僧尼还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五:“后主 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礼佛自懺。”
引证解释
⒈ 固定冠的簪子。
引《宋史·礼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凤冠,各置于槃,蒙以帕。”
⒉ 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笄礼。
引《礼记·乐记》:“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郑玄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
⒊ 指成年男女。
引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八:“戴名世大逆,法至寸磔,族皆弃市,未及冠笄者,发边。”
⒋ 梳头戴帽,指僧尼还俗。
引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五:“后主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礼佛自懺。”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冠笄
冠笄相关词语
- 1 冠带
- 5.指卦象中正印的位置之一。正印临冠带, 出生名门, 能显荣达。
- 2 冠盖
- 例句:冠盖相望丨冠盖云集。
- 3 冠軍
- 冠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uàn jūn,泛指体育、文化、艺术表演等竞技比赛中的第一名。出自于《史记·黥布列传》。
- 4 冠缨
- 冠缨意思是1. 帽带。2. 指帽。3. 指仕宦。
- 5 冠玉
- 冠玉是我国古代达官贵人装饰在冠帽上的一块玉片,民间统称为“帽正”。中国男子缀饰冠玉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商周,历朝流传,直至清末民初,流行过五千年之久。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后,国内除少数偏僻的乡村外,社会上官僚贵族、富商大贾的帽子上,不再饰以冠玉。民国以后,民间的老虎头等童帽上,虽仍有各种帽饰,但大多不是玉质,而是铜质、银质镀金等质地的“长命富贵”“福寿”等装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童帽上的帽正也渐渐消失,故“冠玉”已鲜为人知。
- 6 冠裳
- 释义: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2、指穿着官服。3、指官宦士绅。4、指官职。5、指文明、礼仪制度。
- 7 冠心病
- (1) 见“冠状动脉病” 英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8 冠盖相望
- 冠盖相望,读音guān gài xiāng wàng,汉语成语, 旧时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 9 冠礼
- 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 10 冠蝉
- 产地:中国大陆南方竹林地区功效: 上清头目、外御风毒、内定心神、香助百药。对于焦虑、忧郁、失眠及心脏的神经官能具有显著的疗效。
- 11 冠伦
- 语出:《文选·扬雄》:“ 皋伊 之徒,冠伦魁能。”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冠其羣伦。” 宋 司马光 《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加宣徽南院使制》:“忠力冠伦,识略高世。”
- 12 冠首
- 释义:1、首位。2、. 加在前头。
- 13 冠冕
- 冠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ān miǎn,指冠帽的总称;堂皇大方;仕宦,又指高官高位。见《后汉书·郭太传》:“﹝ 贾淑 ﹞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
- 14 冠冕堂皇
- 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读音是guān miǎn táng huáng,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