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荪读音
荃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
引证解释
⒈ 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
引《宋书·颜延之传》:“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唐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封燔茅社,抱弄荃蓀,陔兰始茂,隙駟俄奔。”
清陈梦雷《抒哀赋》:“擢嘉穀以远荑兮,匪荃蓀其弗俱。”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荃荪
荃荪相关词语
- 1 荃宰
- 荃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uán zǎi,意思是君臣。
- 2 荃桡
- 荃鉴,荃宰。古同“挠”,削弱。
- 3 荪美
- 荪美(sūn mě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如香草之美。喻美德。
- 4 荪桡
- 荪桡,读音sūn ráo,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以荪草为饰的船桨。
- 5 溪荪
- 生于沼泽地、湿草地或向阳坡地。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也产于日本、朝鲜及苏联。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6 得鱼忘荃
- 筌,通荃,意为捕鱼的竹器;意思是捕到了鱼,忘掉了荃。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 7 曾国荃
- 1875年后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 8 缪荃孙
- (1844.9.20 —1919.12.22),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申港镇缪家村人。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清光绪年间进士。缪荃孙幼承家学,11岁修毕五经。17岁时太平军进江阴,侍继母避兵淮安,丽正书院肄业,习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21岁举家迁居成都,习文史,考订文字。24岁应四川乡试中举。1876年33岁时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此后事编撰校勘十余年。
- 9 若荪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芘姜蘘荷,葴橙若荪。”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注:“若荪,香草也。”
- 10 青荃
- 《文选·宋玉》:“青荃、射干、揭车、苞并。” 吕延济 注:“皆香草名。”
- 11 香荃
- 元 袁裒 等《东湖联句》:“情怀同黍醴,臭味比香荃。”
- 12 香荃布
- 香荃布,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iāng quán bù,指香荃草纤维织成的布。
- 13 荃察
- 荃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uán chá,书信中常用为希望对方鉴谅的敬辞。
- 14 荃蹄
- 鱼笱和兔网。后用'荃蹄'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