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説读音
诠説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解说。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遂取閲过者一一詮説。 王 大悦,师事之。” 清钱大昕 《<经籍籑诂>序》:“谈经之家师心自用,乃以俚俗之言詮説经典。” 高亨 《<周易古经今注>重订自序》:“但总是每句每字都未轻轻放过,或采用别家成说,或提出个人新释,朴朴实实地诠说了全经。”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诠説相关词语
- 1 却説
- 亦作“却说”。 小说或故事的发端辞,后面往往重提前文说过的事。《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説 周瑜 伏病数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却説我搬到客栈里住了两天,然后到伯父公馆里去打听。” 雷加 《命名的传说》:“却说一个建筑过 官厅水库 的青年工人,到 三门峡 来了。”
- 2 诵説
- 1. 传述解说。《荀子·致士》:“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説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 梁启雄 释:“伯兄曰:‘不陵不犯,即善守师説之意。’按,《修身》:‘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就是这‘不陵不犯’的意思。”《汉书·东方朔传赞》:“﹝长老贤人﹞皆曰 朔 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説,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2. 讽诵讲说。 唐严郢 《兴善寺大广智不空三藏和尚碑铭》:“后学升堂诵説,有法者非一,而沙门 惠朗 ,受次补之记,得传灯之旨,继明佛日,绍六为七,至矣哉!” 明方孝孺 《送凌君入太学序》:“今之士不然,所习者未脱乎剽窃、诵説之间,而充焉以为足。”
- 3 虽説
- 犹虽然。《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至於你我:我虽説是施恩不望报,你也切莫受恩便忘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不过那些同桌吃饭的人,虽説是同事,然而都是什么藩臺咧,首府咧,督署幕友咧。”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虽说是冬天,普山普岭,还是满眼的青翠。”参见“虽然”。
- 4 所诠
- 所诠,读音suǒ quán,汉语词语,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 5 谭説
- 议论;谈论。《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性旷夷,善谭説。”
- 6 讨説
- 犹讨论。唐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故学者终日讨説答问,呻吟习復,应对进退,掬溜播洒,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説。”一本作“ 讨论 ”。参见“讨论 ”。
- 7 贴説
- 指附在图上的说明书。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三》附录《论招商局及肇兴公司事略》:“造船则先宜讲究妥当绘图贴説,应用何等机器,何等材料,载重吨数,马力若干,烧煤若干,行驶迟速,吃水深浅,皆逐一标明。”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凡有新製,绘图贴説,呈之有司,验其有用,给以执照,旌以功牌,许其专利。”
- 8 诬説
- 妄言,胡言。《孔丛子·答问》:“而子立尺表以度天,直寸指以测渊,豫大道而不悟,信诬説以疑圣,殆非所望也。”《五分律》卷六:“佛在 王舍城 ,尔时 慈地比丘 作是语:‘ 陀婆比丘 随欲恚痴畏。’诸比丘闻,呵责言:‘汝何以诬説僧所差人随欲恚痴畏?’”《天雨花》第十三回:“常言知子无如父,且休诬説女 仪贞 。”
- 9 现身説法
- 1. 原谓佛、菩萨显示种种化身宣说佛法。《楞严经》卷六:“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説法,令其成就。”《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佛》:“亦於十方界中现身説法。” 清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八:“﹝ 徐灵胎 ﹞度曲赠我云:‘端的是菩萨重来,现身説法,度尽凡夫。’” 2. 比喻用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现身説法,就拿我讲,两个指头就轻轻儿的给你提进来了。” 茅盾 《<清明前后>序》:“这算是开场白。以后。就让登场的人物自己来现身说法。”
- 10 謏説
- 小说。清吴骞 《<拜经楼诗话>自序》:“下至巵言謏説,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 11 没有説的
- (1) 指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 例 这小伙子思想进步,工作积极,真是没有说的 英 be really good;be really fine(2) 指不成问题,没有申说的必要 例 没有说的,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英 it goes without saying;there's no need to say any more about it
- 12 谀説
- 谄媚讨好。
- 13 诠索
- 诠释和探索。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在这儿我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的发展阶段有略加诠索的必要。”
- 14 诠谛
- 诠谛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