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録读音
笔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笔录
(1) 记录下来的文字
英
引证解释
⒈ 笔记一类的著作。
例如:宋魏泰撰有《东轩笔录》。
⒉ 用笔记录。
引茅盾《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父亲口说,母亲笔录。”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三:“第二种手续,是见闻所及,随时笔录。”
⒊ 指记录下来的文字。
引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社会日报》就说……笔录也和我的本意不合。”
国语词典
用笔记载登录。
如:「他随身带著一本笔记本,以便随时笔录心得感想。」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笔录
笔録相关词语
- 1 笔杰
- 笔杰,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写作才能杰出的人。
- 2 笔赛
- 报纸或刊物等举办的征文比赛。
- 3 笔上蝇
-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官至九卿﹐封列侯"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苛吏传》:"思(王思)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如是再三。思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蹋坏之。"后以"笔上蝇"喻干扰写作的丑恶事物。
- 4 笔师
- 宋·黄庭坚《书侍其瑛笔》:“今都下笔师如蝟毛,作无心枣核笔,可作细书。”参见“ 笔工 ”。
- 5 笔格
- 笔格是一个词语,解释是笔架、笔搁即架笔之物,出自南朝·梁·吴筠《笔格赋》。
- 6 笔供
- [written confession] 用文字写出来的供词
- 7 笔盒
- 【笔盒】文房用具。也称“笔床”。盛毛笔用,如同现代的文具盒。长方形,有盖,平底。从传世品看,一般认为始于明宣德青花器。但景德镇珠山明永乐地层出土一件青花笔盒,证明瓷笔盒始于明永乐朝。以后各朝都有制作。除青花外还有斗彩、五彩、粉彩等品种。
- 8 笔飞
- 笔飞,拼音是bǐ fēi,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谓笔势飞举。
- 9 笔债
- 指应人约请而尚未完成的文墨之事。
- 10 笔苑
- 笔苑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文苑。
- 11 笔籥
- 笔籥,拼音bǐ yuè,是汉语词语,指文字著作。
- 12 笔簪
- zān(1)<名词>古代用来绾住头发或把帽子固定在头发上的长形针。《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2)<动词>在头上插戴。《西门豹治邺》:“西门豹~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簪花】⒈戴花。⒉书体的一种。【簪缨】簪和缨,古代达官贵人帽子上装饰物。也指为官的人
- 13 笔论
- 《笔论》被收入宋代陈思的《书苑菁华》一书,才得以保存流传至今,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论》开篇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 ,以及书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随后则论及书法作品应取法、表现大自然中各种生动、美好的物象,强调书法艺术应讲求形象美,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和表现人的心理状态。
- 14 笔匠
- 笔匠,拼音bǐ jiàng,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制笔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