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师读音
笔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笔工。
引证解释
⒈ 笔工。参见“笔工”。
引宋黄庭坚《书侍其瑛笔》:“今都下笔师如蝟毛,作无心枣核笔,可作细书。”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笔师
笔师相关词语
- 1 笔格
- 笔格是一个词语,解释是笔架、笔搁即架笔之物,出自南朝·梁·吴筠《笔格赋》。
- 2 笔供
- [written confession] 用文字写出来的供词
- 3 笔盒
- 【笔盒】文房用具。也称“笔床”。盛毛笔用,如同现代的文具盒。长方形,有盖,平底。从传世品看,一般认为始于明宣德青花器。但景德镇珠山明永乐地层出土一件青花笔盒,证明瓷笔盒始于明永乐朝。以后各朝都有制作。除青花外还有斗彩、五彩、粉彩等品种。
- 4 笔飞
- 笔飞,拼音是bǐ fēi,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谓笔势飞举。
- 5 笔债
- 指应人约请而尚未完成的文墨之事。
- 6 笔苑
- 笔苑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文苑。
- 7 笔籥
- 笔籥,拼音bǐ yuè,是汉语词语,指文字著作。
- 8 笔簪
- zān(1)<名词>古代用来绾住头发或把帽子固定在头发上的长形针。《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2)<动词>在头上插戴。《西门豹治邺》:“西门豹~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簪花】⒈戴花。⒉书体的一种。【簪缨】簪和缨,古代达官贵人帽子上装饰物。也指为官的人
- 9 笔政
- 笔政(bǐ zhèng)意思是报刊编辑中撰写重要的评论的工作。
- 10 笔头不倒
- 笔头不倒,bǐ tóu bù dǎo,汉语词语,意思是书写不停。
- 11 笔形
- 笔形,读音 bǐ xí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笔画的形状。
- 12 笔宣
-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佛手木瓜亦有供法,不能笔宣。”
- 13 笔上蝇
-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官至九卿﹐封列侯"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苛吏传》:"思(王思)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如是再三。思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蹋坏之。"后以"笔上蝇"喻干扰写作的丑恶事物。
- 14 笔赛
- 报纸或刊物等举办的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