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摋读音
抹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抹杀"。亦作"抹煞"。 2.勾销;扫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抹杀”。亦作“抹煞”。勾销;扫灭。
引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唯其大翫於词而与世抹摋,人皆劫劫,我独有餘。”
马其昶集注引何焯曰:“言其翫词而抹摋名利,故人所徵逐,处之裕如。”
明陈与郊《义犬》第五出:“抹摋了三朝报国儿,埋没了万卷传家计。”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加蘅》:“生审之,惭怒曰:‘吾此联岂抹煞一郡人,傖奴何得无礼?’”
茅盾《色盲》二:“然而近来和她更疏远这事实,也不能抹煞。”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四章:“风头主义也罢,爱国主义也罢,可他实实在在干出成绩来,这点不能抹杀。”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抹摋
抹摋相关词语
- 1 抹布
- 抹布,指擦器物用的布;明宫廷内官服佩的一种。
- 2 抹额
-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中国服饰,明代较盛行。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新唐书·娄师德传》:“戴红抹额。”《席上腐谈》:“以绡缚其头,即今之抹额也。”在宋代的仪卫中,如教官服幞头红绣抹额,招箭班的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就是用红紫等色的纱绢,裹在头上的抹额。
- 3 抹黑
- 中国曾经有过黑色崇尚的历史传统。对黑色的崇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仰韶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时期曾出现了较大量的黑陶器皿,因此龙山文化又被称为黑陶文化。“抹黑”这一民间传承俗语在其原始底蕴中并没有丑化的恶意,它之所以在后代出现意义的改变、成为贬词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具有相当关系。
- 4 抹胸
- 抹胸是一种胸间贴身小衣,一般以方尺之布制成,紧束前胸,以防风之侵入。
- 5 抹撒
- 抹撒,读音为mǒ sā ㄇㄛˇ ㄙㄚ,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捋。
- 6 抹角转弯
- 见“抹角转湾 ”。
- 7 抹零
- 抹零
- 8 抹光
- (1) 用橡皮辊清除(例如从照相底片或相片表面拭去多余的水分或药液) 英 squeegee
- 9 抹面
- (1) 用水泥、灰泥等涂抹建筑物的表面,有时加以装饰 英 float coat
- 10 抹角
- 转弯子。转弯的地方。
- 11 抹稀泥
- 抹稀泥是一个词语,拼音是mǒ xī ní ,比喻无原则地调和或折中。 李劼人 《天魔舞》第八章:“遇事抹稀泥,还示意叫我们少生事。”
- 12 抹澡
- (1) 〈方〉擦澡 英 take a sponge bath
- 13 抹杀
- 抹杀 也作“抹煞”,抹掉,勾销;完全去掉:原意是用刀抹脖子。可引申为将什么事情做到绝地。没有回头的可能。
- 14 抹煞
- 抹煞,汉语词汇,一概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