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酌读音
商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商酌
(1) 仔细地商量、推敲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商量斟酌。
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閒尝与之商酌。”
《老残游记》第十回:“絃已调好, 璵姑与黄龙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
叶圣陶《倪焕之》一:“他要请各位教员看,尤其巴望先与你商酌。”
国语词典
商量斟酌。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商酌
商酌造句
- 你仔细商酌过之后,请用传真相告。
- 我们将商酌指定您为贵国市场上T恤衫的独家代理,为期两年。
- 相当好的建议,我保证我和我的团队会好好的商酌一下这个题目!
- 我要对你的最后一个观点进行商酌.
- 入会申请须向秘书长提出,并由其转送执行委员会商酌及核可。
- 有什么想要商酌的,都可以提进去。
- 第一层肯定是走鬼魂惊悚路线,第二层的改造有待商酌。
- 诗是不错,但此人人品却有待商酌。
- 亦容与二人商酌一会,计划拍案,亦容与紫渊一起回教室上课去了。
- 刘炜—经验是不够的,能力是商酌的.
商酌相关词语
- 1 商山四皓
-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后人用“商山四皓”来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 2 商品
- 会计学中商品的定义是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在人教版必修一政治书中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 3 商略
- 商略,汉语词汇,古义有五种意思,分别是商讨、品评、评论、估计、脱略、放任不羁。词性为动词。词义为商讨。
- 4 商议
- 释义:指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建议。
- 5 商籁体
- 即'十四行诗'。商籁,法文sonnet的音译。
- 6 商埠
- 商埠,汉语词汇,读音shāng bù,意思是指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另指商业发达的城市。出自孙诒让《周礼政要·朝仪》。
- 7 商讨
- 商讨,指商量讨论。如:这件事情我们还有待商讨。
- 8 商务参赞
- 使馆中负责同驻在国外贸部门进行联系和交涉的外交人员,一般由派遣国外贸主管部门派出。其职责是向本国主管部门报告驻在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准备贸易协定的签订工作并监督其执行,签订或协作签订重要的贸易合同。商务参赞通常是使馆商务处负责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 9 商谈
- 商谈,指与他人相互协商以便对某事得出解决办法。
- 10 商羽
- 商羽,汉语词语,读音shāng yǔ ,指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
- 11 商场
- 商场,指聚集在一起的各种商店组成的市场,面积较大、商品比较齐全的大商店。如:廖仲恺《禁止商团联防总部成立布告》:“各埠商团之设,原为自卫商场。”
- 12 商会
- 商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府与商人、商人与商人、商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 13 商人
- 商人是指以一定的自身或社会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为工具获取利润并负有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或者是指以自己名义实施商业行为并以此为事业的人。
- 14 商务
- 商务概念的提出是改革的产物,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贸易部——商业部、外贸部——内贸部——内贸局——商务部。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