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徭读音
杂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封建社会徭役之一。其剥削范围及剥削程度随统治者需要而定﹐无严格规定。
引证解释
⒈ 封建社会徭役之一。其剥削范围及剥削程度随统治者需要而定,无严格规定。
引《唐六典·户部·郎中员外郎》:“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
《旧唐书·杨炎传》:“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
《清史稿·食货志一》:“清因明之旧,卫屯给军分佃,罢其杂徭。”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夫役--又叫杂徭。 北宋夫役,表面上是按人丁户口科差。但官户、形势户享有免役特权。”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杂徭
杂徭相关词语
- 1 杂项
- 杂项,拼音,záxiàng,英文:sundries,含义:各种名目的,各种类别的项目。也指国家的杂项税收,或者文物收藏上的,杂项收藏。
- 2 杂袭
- 杂袭,读音为zá xí ㄗㄚˊ ㄒㄧ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众多而重叠貌。
- 3 杂歌謡辞
- 杂歌谣辞,古代乐府采自民间的歌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辑有《杂歌谣辞》七卷。分歌辞四卷﹐谣辞三卷。其中歌是入乐的。谣虽未入乐﹐但性质和乐府民歌相似。
- 4 杂次
- 杂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á cì,意思是错杂编排。
- 5 杂抄
- 杂抄,读音是zá chāo,汉语词语,指的是按预定宗旨从各种书籍选取所需文字材料,也做"杂钞",还指图书分类中的一个子目。
- 6 杂布
- 2.犹密布。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后赵·石勒》:“ 勒 数出游猎,每亟驰骋,将狩於近郊。主簿 程琅 谏曰:“刘 马 刺客,杂布如云,变起仓卒,帝王亦一夫之敌尔。”
- 7 杂办
- 杂办,汉语词语,拼音是zá bàn,解释是古代在规定的赋税之外,因特殊事故加征的税。
- 8 杂扮
- 杂扮:杂扮,又名‘杂班’,又名‘纽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散段也。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戏。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著称。 杂扮既可以依附于正杂剧,又可以独立演出,其演员有的由杂剧演员兼任,有的是专演杂扮的艺人。 也许“杂扮”的应用是介于连演两场的杂剧时,为了调剂观众的兴趣,在第一场的杂剧之末才加入的。有胡乱扮演的意思在。“杂班”的班字,应该是和‘扮’字同音的关系。 “纽元子”,其义颇费解,大概是当时的俗语。按“纽”字通俗有假者为“扭”字,用为扭结之意者。“元子”大约就是“团子”;现在成汤团,也还有叫做汤元的。所谓“纽元子”也恐怕就是扭成一团的意思;有扭捏作态的意味,许多人凑在一起来装腔作势的扭动。其又名“拔和”,则不知作何解释。《元刊杂剧三十种》中《薛仁贵衣锦还乡》杂剧有“拔禾”,系角色名称。或即由“拔和”演变而来。杂扮之内,是又可以加入“神鬼”的。按宋人所谓神鬼,即装神扮鬼,此犹有古代“傩”的遗意。这种容纳着这么多杂伎艺的东西,固无怪其称为杂扮了。
- 9 杂笔
- 杂笔,拼音是zá bǐ,汉语词语,文体名,释义是随意抒写,不拘形式的作品。
- 10 杂卖
- 宋 王孝竭 《寿圣院泛海观音记赞》:“此邑杂卖 李氏 家有香檀可以作臂。”参阅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诸色杂卖》。
- 11 杂虑
- 杂虑,拼音是zá lǜ,汉语词语,释义是杂念。
- 12 杂洽
- 《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引 唐 冯翊 《桂苑丛谈·李德裕》:“羣众以某孤立,不杂洽辈流,欲乘此挤排之。”
- 13 杂越
- 康有为 《叙录》:“若欲复篆,中隔 汉 隶……难逾此矣。 魏 晋 争乱,书体杂越,更难求真。”
- 14 杂职
- 杂职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á zhí,解释为古代品官以外的办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