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则读音
愆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越轨。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愆则相关词语
- 1 愆阳
- 愆阳是一个汉语词汇,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
- 2 愆罪
- 愆罪,读音为qiān zuìㄑㄧㄢ ㄗㄨㄟˋ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罪过,罪恶。
- 3 愆候
- 失时。 唐 李德裕 《论九宫贵神坛状》:“累年以来,水旱愆候。”《新唐书·张廷珪传》:“而顷阴阳愆候,九谷失稔, 关 辅 尤剧。” 宋 曾巩 《代曾侍中乞退札子》:“臣近三上表……以阴阳不调,雨雪愆候,乞欲免黜。”
- 4 愆缧
- 愆戾,罪行。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二折:“你是箇昧血心、欺良善、图荣贵……仗岳父门楣,犯不道愆缧
- 5 愆戾
- 愆戾,读音是qiān lì,汉语词语,意思是罪戾,罪过。
- 6 愆阙
- 2.缺失。《宋史·河渠志七》:“连岁雨泽愆阙,江湖退缩,渠形尤亢。”
- 7 愆时
- 愆时是汉语词汇,读音qiānshí,出自《水经注·文水》等。
- 8 愆面
- 出处:班固《汉武帝内传》:“天事劳我,致以愆面。”
- 9 愆过
- 愆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guò,是指罪恶,罪过。
- 10 愆弊
- 《宋书·王僧达传》:“民有咨瘼之声,君表纳隍之志。下有愆弊之苦,上无侈豫之情。”
- 11 愆旸
- 愆旸注释:阳气过盛。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
- 12 愆仪
- 愆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yí ,是指失礼。
- 13 愆和
- 愆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n hé ,是指失和。
- 14 愆晴
- 久雨未晴。 明 文徵明 《雨中杂述》诗之三:“雨从四月晦,数日尚愆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