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陀读音
阿难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释迦十大弟子之一﹐斛饭王之子﹐释迦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释迦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释迦十大弟子之一, 斛饭王之子, 释迦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释迦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
引章炳麟《大乘佛教缘起考》:“时阿难陀与诸苾芻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
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非是无智,遂为愚者所迷,类似阿难更为魔之所绕。”
明徐渭《翠乡梦》第一出:“当时西天那靡登伽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淫咒,把阿难菩萨霎时间摄去,几乎坏了他戒体。”
清赵翼《散花曲》:“推上牙牀谁恶友,欲试阿难禪定不?”
叶玉森《印度故宫词》诗:“斋饭无人礼世尊, 阿难乞食徧鸡园。”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前463)为梵语 Ananda的音译。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当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德语
网络解释
阿难陀
阿难陀相关词语
- 1 阿本郎
- 唐 赵璘 《因话录·角》:“及 杨 ( 杨凭 )自京尹谪 临贺 尉,使使候先生……使还,先生曰:‘报汝阿本郎,不久即归,勿忧也。’未几, 杨 果移 杭州 长史。”《太平广记》卷七六引此作“阿郎”。参见“ 阿郎 ”。
- 2 阿姑婆
- 人物称谓,指姑母。
- 3 阿鼻狱
- 佛教指最深层的地狱,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永远受苦的地方。[阿鼻,梵avīci]
- 4 阿剌酒
- 烧酒的别称。
- 5 阿木林
- 阿木林,指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傻瓜;为人迟钝。与“侏儒”同义!
- 6 阿的平
- 阿的平黄色苦,呈味粉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疟疾,现已被氯喹取代。
- 7 阿富汗
- 西亚内陆国。东与中国相邻。面积 万平方千米。人口 多万 年 。首都喀布尔。绝大部分为高原、山地。干旱少雨。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 8 阿育王
-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 9 阿僧祇
- 恒河沙作为数量单位时是指10^16384(上数) 或者10^52(中数)
- 10 阿婆面
- 多皱的面孔。 宋 王谠 《唐语林·贤媛》:“ 高祖 乃 炀帝 友人, 炀帝 以图谶多言姓 李 将王,每排斥之。而后因大会, 炀帝 目上,呼为阿婆面。”按,《类说》卷五四引 唐 刘餗 《隋唐嘉话》:“ 炀帝 燕群臣,以 唐高祖 面皱,呼为阿婆。”
- 11 阿输迦
- 阿输迦,树木名。《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记载。
- 12 阿里山
-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铁路有7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途经热、暖、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尤其三次螺旋环绕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难忘的经验;祝山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要到祝山可坐火车或从电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阶而去,穿过森林大约40分即可到达。
- 13 阿毗昙
- 阿毗昙 ā pí tán,梵文 Abhidharma 的音译,全称阿毗昙摩,略称毗昙,意译对法、胜法、无比法,指佛教经、律、论三藏中的论藏,是佛教高僧大德对佛经的理解和阐释。佛陀因人、因地、因事不同而应机说法,论师们后来将内容近似的经典进行归纳、分析,然后作整体、全面、系统性地表述和解释,以帮助想学习佛法的后人更快地了解佛法体系,更准确地把握各个主题博大精深的内涵。
- 14 阿那含
- 阿那含(梵语:अनागामिन्,anāgāmin),佛教术语,由后秦鸠摩罗什由梵语译为阿那含,“不来”或“不还”之义,声闻第三果。谓不再来,又称不还果,是佛教修行者进入圣道的果位之一,为声闻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槃。 此位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