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诔读音
碑诔的意思
词语解释:
碑上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的文字。
引证解释
⒈ 碑上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的文字。
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輅随军西行,过毌丘俭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问其故, 輅曰:‘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誄虽美,无后可守。’”
《晋书·虞预传》:“所著诗赋、碑誄、论难数十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及孙绰为文,志在碑誄。”
章炳麟《与人论文书》:“北方流势,本臃肿也,削而礱之,大分不出后汉,碑誄尤近,造辞窜句,犹兼晋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碑诔
碑诔相关词语
- 1 碑堂
- 碑堂,读音为bēi táng ㄅㄟ ㄊㄤˊ,是一个汉语词语,即碑亭。
- 2 碑兽
- 墓碑及墓前石兽。《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爽 参军 杨伟 为 爽 陈形势” 裴松之 注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今作宫室,斩伐生民墓上松柏,毁坏碑兽石柱,辜及亡人,伤孝子心,不可以为后世之法则。”
- 3 碑阙
- 石碑和石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汉 末丧乱,山道不通此,旧有下阶神殿。中世以来,岁书法族焉。 晋 魏 改有东西二庙,庙前有碑阙,坛场列柏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水出 无盐城 东北五里 阜山 下,西迳 无盐县 城北。水侧有 东平宪王 仓 冢,碑阙存焉。”
- 4 碑亭
- 碑亭汉语拼音bēitíng、英文stele pavilion。指对石碑起保护作用的亭子。
- 5 碑洞
- 碑洞是汉语词语,是指碑林的俗称。
- 6 碑座
- 碑座是词语,拼音是bēi zuò,释义为碑的底座。
- 7 碑学
- 碑学,是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也指崇尚碑刻的书法流派,与“帖学”相对。碑学有“专指北碑”“北碑加篆隶”“北碑加唐碑”等三种基本含义。碑学始于宋代,兴盛于清代中叶以后。
- 8 碑泪
- 碑泪,读音bēi lèi,汉语词语,犹悲泪。出自《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八》。
- 9 碑本
- 碑本,是一个汉语词汇,碑刻的拓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瘗鹤铭》。
- 10 碑趺
- 碑趺,指碑的座脚。清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跋竹邑侯相张寿残碑》:竹邑侯相张寿残碑在兖州城武县,立于汉建宁元年(168)五月,土人截作后人碑趺,所存约二百字。“(《书法辞典》范韧庵 李志贤 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 11 碑首
- 狭义的说,碑是一种刻石形式,状如竖石,可分为碑首、碑身、碑座。碑的最上部称为碑首。一般为圆形,上刻瑞兽、螭龙等。
- 12 碑珓儿
- 碑珓儿,bēi jiào ér ,古代占卜用具。用贝壳或竹、木片制成。
- 13 碑阴文
- 碑阴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ēi yīn wén,指写或刻在碑背面的文字。
- 14 碑表
- 2.界碑,用来标志分界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