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读音
碑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①研究、考证碑刻的时代、体制、源流、文字和拓本真伪的学问。②崇尚碑刻的书法派别。与“帖学”相对。起源于清嘉庆、道光间,阮元倡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继起誉扬北碑,崇碑之风遂盛,因此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
引证解释
⒈ 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也称碑版学。
⒉ 崇尚碑刻的书派,与“帖学”相对。 清嘉庆、道光以前,书法崇尚法帖,自阮元倡为南北书派论, 包世臣继起提倡北碑,因之崇碑之风一时大盛。世并以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参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国语词典
崇尚碑刻的书派,与帖学相对称。碑学原本相当发达,至唐,由于太宗偏爱王羲之、献之的帖书,一度使碑学趋于衰微,直至清嘉庆、道光以后,阮元倡为南北书派论,碑学始得以复兴。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碑学
碑学造句
- 进入二十世纪,碑学成为书坛的主流,传统帖学开始走向边缘化,很少受到书家的关注。
- 清乾、嘉始,考据学风大起,书法界“碑学派”应运而生,篆、隶、楷书体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帖学式微衰落,帖学一脉之草书也一蹶不振。
- 在沈增植的启蒙与指导下,王蘧常深受其“学章草,必须从汉隶出,赵子昂所书,虽着意发泼,乃是唐宋人笔法,非其至也”的碑学观念影响。
- 其间出现了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等大家,这些碑学书家借古开今的创造意识,使近现代书法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 帖学观是碑学大师康有为书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后着重论述清代碑学对吴昌硕绘画的影响,这主要分为技法上的影响以及思想上的影响两个部分。
- 此作虽为唐人双钩廓填本,但所含“欧体”笔意甚是明显,点画首尾强化方折,在“二王”书法体系中又参考碑学精神,以笔作刀,圆畅方挺。
- 在清代碑学书法风潮中,诸多文人书家关注北朝碑版书迹,对其中众多出自民间的刻石书法,以文人书法之“雅”融通其天真拙朴之别趣,开辟出新境界。
- 而到于右任手中,他在前人基础上,又强调体势与结构造型,因不稳而产生拙朴的趣味,标志着清初逐渐兴起的碑学到此臻于极致。
- 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
碑学相关词语
- 1 碑泪
- 碑泪,读音bēi lèi,汉语词语,犹悲泪。出自《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八》。
- 2 碑本
- 碑本,是一个汉语词汇,碑刻的拓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瘗鹤铭》。
- 3 碑趺
- 碑趺,指碑的座脚。清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跋竹邑侯相张寿残碑》:竹邑侯相张寿残碑在兖州城武县,立于汉建宁元年(168)五月,土人截作后人碑趺,所存约二百字。“(《书法辞典》范韧庵 李志贤 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 4 碑首
- 狭义的说,碑是一种刻石形式,状如竖石,可分为碑首、碑身、碑座。碑的最上部称为碑首。一般为圆形,上刻瑞兽、螭龙等。
- 5 碑珓儿
- 碑珓儿,bēi jiào ér ,古代占卜用具。用贝壳或竹、木片制成。
- 6 碑垄
- 碑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ēi lǒng ,是指坟茔及茔前墓碑。
- 7 碑板
- 亦作"碑版"。
- 8 碑颂
- 碑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ēi sòng,意思是刻在墓碑上颂扬死者的文辞。
- 9 碑像
- 碑像,汉语词汇,拼音bēi xiàng,意思是碑上刻的人像。
- 10 碑宇
- 碑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ēi yǔ,意思是碑亭。
- 11 碑石
- 碑石作纪念碑、书法碑刻和墓葬用品使用的花岗石、大理石石材。
- 12 碑牓
- 碑牓 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ēi bǎnɡ,是指碑碣牌匾。
- 13 碑座
- 碑座是词语,拼音是bēi zuò,释义为碑的底座。
- 14 碑洞
- 碑洞是汉语词语,是指碑林的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