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牙饧读音
胶牙饧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麦芽制成的糖﹐食之黏齿﹐故名。旧俗常用作送灶时的供品。
引证解释
⒈ 用麦芽制成的糖,食之黏齿,故名。旧俗常用作送灶时的供品。
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餳。”
唐白居易《岁月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餳。”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谢学墉﹞《送灶》云:……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餳。”
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胶牙饧
胶牙饧相关词语
- 1 胶体
- 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如:氢氧化铁胶体、云、雾等。
- 2 胶胶
- 鸡鸣声。泛指禽类的鸣声。慌乱。
- 3 胶合
- 胶合是将涂胶后或经过适当晾置的被粘表面叠合在一起的操作方法。
- 4 胶合板
- 通常的长宽规格是:1220×2440mm,而厚度规格则一般有:3、5、9、12、15、18mm等。主要树种有:榉木、山樟、柳按、杨木、桉木等。
- 5 胶轮
- (1) 装橡胶内外胎的车轮 例 胶轮大车 英 rubber tyre
- 6 胶饧
- 胶饧,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稠厚的饴糖。
- 7 胶固
- 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固陋;固执等,另有牢固,巩固团结,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密相勾结的意思。
- 8 胶折
- 1.语本《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于折胶。"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后因以"胶折"指秋高气爽﹐宜于行军之时。
- 9 胶滞
- 拘泥;不超脱。
- 10 胶柱调瑟
- 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 11 胶溺
- 胶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o nì ,是指搁浅沉溺。
- 12 胶黏
- 胶黏,贴切;紧密结合。《朱子语类》卷九:“真箇下工夫见得底人,说出来自是胶粘。” 清 谭嗣同 《以太说》:“是盖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黏、不贯洽、不筦络而充满之一物焉。”按,《仁学》作“胶粘”。
- 13 胶执
- 固执;坚持。 宋 欧阳修 《论杨察请终丧制乞不夺情札子》:“岂可不通人情,胶执旧弊,推禄利之小惠,废人臣之大节。
- 14 胶漆契
-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传·陈重传》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也。少与同郡雷义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前后十余通记,云不听。义明年举孝廉,重与俱在郎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