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固读音
胶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牢固。 2.巩固团结。 3.固陋;固执。 4.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 5.指密相勾结。
引证解释
⒈ 牢固。
引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越旬日而巢成矣……杂木枯枝,纵横重叠,不知何以得胶固无恙?”
⒉ 巩固团结。
引《后汉书·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晋陆机《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周书·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
邹鲁《中国同盟会》:“国之藉以胶固者,其力常在於民,主治者其末矣。”
⒊ 固陋;固执。
引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寧臣胶固,所宜膺荷。”
宋苏轼《再上皇帝书》:“自非见利忘义居之不疑者,孰肯终始胶固不自湔洗。”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大道冥冥,固非一知半解者所能妄测,若必以胶固之见解之,谬矣。”
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文学革命之回顾》:“前卫者的一群如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辈,却胶固在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趣味里。”
⒋ 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敦风俗,义本君亲,然后申於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
⒌ 指密相勾结。
引《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丑, 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 建兴王,与朱滔等四盗胶固为逆。”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嗟乎! 世祖设是官,本以防权姦胶固、党与盘结之患,使之有所防范,击刺以正国势。”
国语词典
密合、牢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胶固
胶固相关词语
- 1 胶折
- 1.语本《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于折胶。"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后因以"胶折"指秋高气爽﹐宜于行军之时。
- 2 胶滞
- 拘泥;不超脱。
- 3 胶柱调瑟
- 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 4 胶溺
- 胶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o nì ,是指搁浅沉溺。
- 5 胶黏
- 胶黏,贴切;紧密结合。《朱子语类》卷九:“真箇下工夫见得底人,说出来自是胶粘。” 清 谭嗣同 《以太说》:“是盖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黏、不贯洽、不筦络而充满之一物焉。”按,《仁学》作“胶粘”。
- 6 胶皮
- 硫化橡胶的通称,常用于制作乒乓球拍
- 7 胶让
- 坚辞。
- 8 胶续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汉武帝 时,西海国有献胶五两者,帝以付外库,馀胶半两,西使佩以自随。
- 9 胶噤
- 指不能或不敢发言。 明 唐顺之 《赠何沉两公归蜀广序》:“及两将军之来,俯仰诸当路间,则舌若胶噤而不能谋,臂若踡缩不能展。”
- 10 胶口
- 闭口。 宋 王禹偁 《别长沙彭暐序》:“抱古人道,胶口而不敢谈;求君子儒,恍目而不得见。”
- 11 胶革
- 胶革,读音为jiāo gé ㄐㄧㄠ ㄍㄜ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用皮革熬成的遇水能化的黏性物质。
- 12 胶黐
- 即黐胶。用细叶冬青树皮制成的木胶,可以黏鸟。 宋 何薳:“我不烦一矢之遗,当以胶黐取之,如黏飞雀之易也。”
- 13 胶饧
- 胶饧,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稠厚的饴糖。
- 14 胶轮
- (1) 装橡胶内外胎的车轮 例 胶轮大车 英 rubber ty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