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条约读音
虎门条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1843年10月在广州虎门签订。共十六款。主要内容有:(1)给予英国以片面最惠国待遇,即任何国家在中国获得的权利,英国都可同样享受。(2)允许英国人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租地建屋,永久居住。这一特权成为后来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强占“租界”的借口。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1843),英国乘鸦片战争胜利的余威,胁迫我国订立虎门补遗条约十七条。其内容为片面最惠条款,承认领事裁判权,值百抽五的协定税率及租界的成立。此次条约成立,各国相继效尤,我国从此沦为次殖民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虎门条约 (虎门条约)
虎门条约相关词语
- 1 虎背熊腰
- 虎背熊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ǔ bèi xióng yāo,指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出自 元·无名氏《飞刀对箭》。
- 2 虎符
- 《虎符》是2009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光。主要讲述了信陵君官至魏相,功高盖主,权谋过人。
- 3 虎变
- 《虎变》是 2011年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
- 4 虎头枕
- 虎头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虎头枕的寓意,“虎”为百兽之王,是中国民间普遍尊崇的吉祥物,汉代便有画虎于门,有驱邪镇定之俗。大人经常为孩子以“虎”做的伴生物,除了有驱邪镇定作用外,还有祝福孩子虎头虎脑、长命百岁之意。
- 5 虎媒
- 虎媒,读音:hǔ méi,出自《虎荟》,词义为虎为媒妁。
- 6 虎吏
- 1.凶残如虎之酷吏,唐 欧阳玭 《野人献日赋》:“上或逼於狼政,下或临於虎吏;汲汲为心,营营为意。” 鲁迅 《南腔北调集·偶成》:“‘酷刑’的发明和改良者,倒是虎吏和暴君,这是他们唯一的事业,而且也有工夫来考究。”
- 7 虎变龙蒸
- 虎变龙蒸是汉语词汇,读音hǔ biàn lóng zhēng,解释为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 8 虎落平川
- 平川是指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在《增广贤文》中有“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 9 虎视鹰扬
- 虎视鹰扬是指形容人很有威仪。
- 10 虎头燕颔
- 虎头燕颔,成语,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 11 虎文韔
- 1.画有虎纹的弓套。
- 12 虎伥
- 虎伥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人被虎吃掉后,其“鬼魂”反助虎吃人。
- 13 虎啸风生
- 虎啸风生,成语,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
- 14 虎痴
- 1.三国魏许褚的别号。因其勇猛而痴愚﹐故有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