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佐读音
弼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辅佐。
引证解释
⒈ 辅佐。
引隋江总《为陈六宫谢章》:“象服增华,丹軿耀采,何以弼佐王风,克柔阴化?”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弼佐
弼佐相关词语
- 1 弼疑
- 谓辅佐君王之臣。 语出《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 《汉书·杜邺传》:“ 周召 则不然,忠以相辅,义以相匡,同己之亲,等己之尊,不以圣德独兼国宠,又不为长专受荣任,分职於 陕 ,并为弼疑。” 颜师古 注:“弼疑,谓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也。”
- 2 弼导
- 《晋书·荀顗传》:“侍中、司空顗 ,明允笃诚,思心通远,翼亮先皇,遂辅朕躬,实有佐命弼导之勋。”
- 3 宾佐
- 宾佐,bīn zuǒ,汉语词语,意思是辅佐,出自《文选·王融》。
- 4 臣佐
- 臣佐,汉语词语,拼音为chén zuǒ,泛指臣僚官佐。
- 5 丞弼
- 丞弼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辅佐的大臣、辅佐的职位。
- 6 承弼
- 2、南朝 陈· 徐陵 《太极殿铭》:“肃肃卿士,邕邕承弼。”
- 7 储佐
- 指辅佐之臣。 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公体资明哲,长於知见,凡所辟选升储帝朝者,莫非瑰才逸秀,并参储佐。”储,一本作“ 诸 ”。
- 8 从佐
- 从佐是汉语词汇,读音cóng zuǒ,出自《后汉书·周燮传》。
- 9 帝佐
- 帝佐,读音 dì zuǒ,汉语词语,指帝王的铺佐。
- 10 笃弼
- 笃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ǔ bì,是指忠诚辅助。
- 11 贰佐
- 古指州县官的副职。《旧唐书·代宗纪》:“古者县置大夫一员,足以为治,奚必贰佐分掌而后治耶?” 明 陈循 《重新孔子庙学记》:“於是乃率贰佐,周览庙学,相共废坏有不可仍旧者,悉撤而图新之。” 明 海瑞 《贺贰守陈后溪荣奖序》:“抚按藩臬颛制於上,贰佐既与府正员惟命是听同之,而贰佐又复制於其守。”
- 12 坊佐
- 同街巷的邻居。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
- 13 弼针
- 【释义】:1。旧时为便于缝纫,多先用此针将裁片绷好,然后缝制。 2.指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用作装饰的针。
- 14 弼承
- 明·叶盛《水东日记·〈周礼〉序》:“《诗》、《书》、《春秋》,皆孔子论定,孟轲诸儒相与弼承,世不能知,而信其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