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正读音
勘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勘正
(1) 校正文字
英
引证解释
⒈ 审问核实。
引《警世通言·万寿娘报仇山亭儿》:“押下司理院,綳爬吊拷,一一勘正,三人各自招伏了。”
⒉ 校正,纠正。
引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文求堂所印《选集》,颇多讹脱,前曾为之作勘正表一纸。”
国语词典
校正。
如:「文稿付印以前,须再三勘正讹误。」
词语翻译
德语
网络解释
勘正
勘正造句
- 我核对了几百页手稿,勘正了抄写员的疏漏错误,猜出杂乱的用意,恢复、或者我认为恢复了原来的顺序,翻译了整个作品;但从未发现有什么地方用过'时间'这个词。
- 勘正文字和制造笔墨刻不容缓。
- 嗣伦且奉诏校书,监同通儒谒者刘珍,与博士良史等,并诣东观勘正经籍,功亦颇多。
- 勘正的白桦木板,四四方方的,顶部还镶嵌着两块储存资料的黑烟石。
- 我才恍然这声素素唤的,勘勘正是不才在下本上神。唐七公子。
- 原本窃以为只会洗刷石板和勘正乱事的钟扶风大人也欣然附和,还没我腰高的小琰更是上蹦下跳不亦乐乎。
勘正相关词语
- 1 勘验
- 勘验,是汉语词汇,拼音是kān yàn ,是侦查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 、物品或尸体等亲临查看、了解与检验,以发现和固定犯罪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和物品的一种侦查活动。
- 2 勘定
- 勘定,读音kān dìng,汉语词语,指勘查测定。
- 3 勘契
- 宋 王应麟 《玉海·器用·皇祐文德殿鱼契》:“皇城司上新作 文德殿 香檀鱼契,契有左右,左留中,右付本司。各长尺有一寸,博二寸八分,厚六分,刻鱼形,凿枘相合,缕金为文。车驾至门,勘契官执右契奏,阁门使降左契,勘契官跪奏勘毕,奏云:‘外契合。’”参见“ 勘箭 ”。
- 4 勘校
- 勘校,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kānjiào,释义为校勘,审核校对。
- 5 勘同
- (2).指勘合时所用的符契。《前汉书平话》卷中:“ 惠帝 与 刘肥 合盒子为勘同,各收一扇:‘如寡人宣王兄时,将此一扇勘合相同为准,如无乃诈也,就便斩使封头见朕。’”
- 6 勘问
- 勘问,查问;审问。
- 7 勘实
- 勘实是汉语词汇,拼音为kān shí,意思是查实。
- 8 勘会
- 审核议定。 唐 陆贽 《贞元改元大赦制》:“京畿及近县所欠百姓和籴价直,委度支即勘会支给。”
- 9 勘剪
- 谓以武力征服。勘,通“ 戡 ”。《隋书·河间王弘传》:“今者共举义旗,勘剪凶虐,八方同德,万里俱来,莫不期入 关 以亡 秦 ,争渡 河 而灭 纣 。”
- 10 勘鞠
- 勘鞠,读音kān jū,汉语词语,亦作“ 勘鞠 ”。 审讯。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
- 11 勘对
- (2).犹言命中注定。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口角涎垂,觑不的村沙样势。也是我前缘廝勘对。”
- 12 勘覆
- 反复查核。《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今之文簿,恒虑勘覆锻鍊,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 唐 白居易 《荐李晏韦楚状》:“及被人论,朝廷勘覆,责不闻奏。”《明史·江秉谦传》:“今 廷弼 勘覆已明,议者犹以一人私情没天下公论,宁壤朝廷封疆,不忘胸中畛域。”
- 13 勘误表
- 出版商在排字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取错字模的现象,有时在印刷好后重新检查会发现有些错误的地方,他们就会做一份勘误表(拼音:kān wù biǎo)。
- 14 勘合
- 出自《经总制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