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读音
口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味
(1) 饮食的味道;对味道的爱好;个人的爱好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美味;珍馐。
引《考古》1972年第5期引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银鸟虫书铜壶腹铭:“口味充閭,益肤,延寿谷病,万年有餘。”
《北史·宇文述传》:“述时贵重,委任与威等,其亲爱则过之。帝所得远方贡献及四时口味,輒见班赐。”
《隋书·高祖纪上》:“丁亥,詔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听知的元帅在此筵宴,小的每无甚么孝顺,将着这一对金色鲤鱼,元帅跟前献口味来。”
⒉ 食品的滋味。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及至上了楼,要了菜,喝上酒,口味倒也罢了,就只喝了没两盅酒,我就坐不住了。”
丁玲《韦护》第一章:“菜一样一样的依次上来,口味真奇特。”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自己拿来尝了一口,果然觉得口味不对,放下。”
⒊ 各人对食品味道的爱好。
引老舍《四世同堂》三八:“这种粽子并不十分合北平人的口味,因为馅子里面硬放上火腿或脂油。”
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到用餐时,发觉皇后不喝酒,也不吃肉,惊问是不舒适还是不对口味?”
⒋ 比喻个人的爱好。
引刘少奇《论党》五:“上级的决议、指示,合口味的就执行,不合的就不执行,这叫闹独立性。”
巴金《谈<新生>及其它》:“书中热情的句子和流畅的文笔倒适合我的口味。”
孔犁《澹定集·致铁凝信》:“多大的作家,也不能说都能投合每个人的口味。”
国语词典
珍馐美味。
如:「川菜的辛辣,最合他的口味。」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口味
口味造句
- 不知合不合您的口味儿,请随便用。
- 至于它适合人们口味的方面,那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吃后使人齿颊生香。
- 这家咖啡厅的老闆,对每个熟客喜好的口味了如指掌,而且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难怪大家一再光顾。
- 多种口味,五彩缤纷的手工小馒头,阳明山吃得到。
- 为了迎合一些读者的口味而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你会做我最喜欢吃的口味的蛋糕。
- 不喜欢今天的菜妈妈今天做的菜不一下好吃,也可能大人的口味不合小孩的口味,孩子不爱吃。
- 这道菜是大厨师的牛刀小试,口味果然不同凡响!
- 这就是告诉你,他不喜欢这个菜,或者说是做的不合他的口味。
- 配的上流氓这个词的味型的口味要数酸辣苦瓜。
口味相关词语
- 1 口蜜腹剑
- 口蜜腹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ǒu mì fù jiàn,形容人阴险。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2 口占
- 1.谓口授其辞。《汉书·游侠传·陈遵》:“ 遵 冯几,口占书吏,且省官事,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 河南 大惊。” 宋 陆游 《南唐书·卢郢传》:“ 郢 忽顾笔吏,口占使书,不窜易一字。 铉 服其工。” 2.谓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汉书·朱博传》:“閤下书佐入, 博 口占檄文。”《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帝﹞善属文,多於马上口占,既成,不更一字。” 朱自清 《冬天》:“ S君 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 3 口齿
- 口齿,粤语词汇,指一个人的信用。
- 4 口谕
- 口谕,读音:kǒuyù,汉语词语,指旧指上级或尊长口头的指示。
- 5 口无择言
- 口无择言,kǒu wú zé yán,汉语词语,意思是出口皆合道理,没有不合法度的话。
- 6 口徑
- 口径通常以毫米计算,20毫米以下的称枪,20毫米以上的称炮。出自《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黄县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现所存手枪九枝……以为时久,故手枪子弹之大小,多不合于口径。”洪深·《劫后桃花》二:“碧草绿树间,暗藏着十余寸口径的重炮。”。
- 7 口供
- 口供的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著名诗人闻一多。在诗的韵律形式上,《口供》也开辟了《死水》的新道路。选自《死水》,新月书店1928年版《口供》是诗集《死水》中的第一首诗。
- 8 口碑载道
- 口碑载道,拼音是 kǒu bēi zài dào,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 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 9 口是心非
- 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shì xīn fēi,意思是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出自汉·桓谭《新论·辨惑》。
- 10 口彩
- 每逢过年,温州一带民间喜讨口彩,只准讲吉利话,忌讲不吉利话。"亲戚酬酢,吉语生馨,即岁时送礼亦必加太平钱、万年青柏等事,否则指为一祥。"(清孙同元《永嘉闻见录》)
- 11 口技
- 2011年5月23日,口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2 口干舌燥
- 出自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释义: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 13 口诛笔伐
- 口诛笔伐,读音kǒu zhū bǐ fá,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 14 口服心服
- 口服心服,是出自《庄子·寓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