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徒读音
僧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僧徒
(1) 僧侣、和尚的通称
英
引证解释
⒈ 僧人,僧众。
引《魏书·释老志》:“太祖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
唐韩愈《送僧澄观》诗:“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姚刑部曰:‘ 唐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宋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国语词典
佛教的出家人。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僧徒
僧徒的近反义词
- 反义词
- 俗人
僧徒造句
- 虽然,天主教僧徒虐待儿童也许已广为人知,但在这方面,他们并不是唯一这么做的正式宗教成员。
- 乃有求奉佛教者,明帝准其披剃,给度牒为沙门,女僧亦同,名曰尼,此僧徒之肇端也。
- 僧徒急忙将其赶下座来,随即罢免了他的堂任,叫他厨下干活。
-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这甚至成为了共识的怀疑,他们认为天主教僧徒虐待的对象很有可能是儿童,而不是其他人。
- 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
- 可见宋时,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僧徒,以致“赶趁人”,都会玩分茶。
- 住在一起,彼此客客气气,称赞对方是杰出人才,却终于不见面了。这样的人委实罕见。·······不论男人和女人、法师与僧徒,即使山盟海誓,相亲相爱,但能好到最后的颇为罕见。清少纳言。
- 从这个时候起三个僧徒思想一致通力,水天然就更多了。
- 她忽然动了一种邪念,暗想妃嫔公主等人,多与僧徒结欢喜缘,只自己身为帝母,不便舍身布施,欲保全名节,又是意马心猿,按捺不住。
- 全院僧徒的紧急集合令,速速起身,迎接达官贵人来进香礼佛。
僧徒相关词语
- 1 僧尼
- 僧尼,统称和尚和尼姑。
- 2 僧祇粟
- 僧祇粟,北魏僧祇户每年向僧官机构所交纳的谷物。据《魏书·释老志》载,僧祇户每年必需向僧曹交谷六十斛,此即称为僧祇粟。按规定,僧祇粟主要用于灾年赈济灾民及支持僧尼开展宗教活动所需。
- 3 僧佉
- 梵语的音译。意译'数论'。
- 4 僧户
- 僧户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ēng hù,解释是僧房的门户。
- 5 僧宫
- 指僧房。 宋 韩驹《阳羡葛亚卿为海陵尉作葺春轩余为赋之》诗:“千签插架似蓬馆,白拂挂壁如僧宫。”
- 6 僧官
- sēng guānㄙㄥ ㄍㄨㄢ僧官指管理寺庙和僧尼事务的职官,由僧人担任。 宋 苏轼《海月辩公真赞》:“ 钱塘 佛者之盛,盖甲天下,道德才智之士,与妄庸巧伪之人,杂处其间,号为难齐,故於僧职正副之外,别补都僧正一员,簿帐案牒奔走将迎之劳,专责正副以下
- 7 僧单
- 宋 方岳 《古岩》诗:“廿年前此借僧单,留得松声入梦寒。” 宋 李昴英《送鉴师住灵洲寺》诗:“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
- 8 僧兵
- 僧兵。即执兵杖从事争斗之僧侣的武力集团。释门中向来禁止僧众习读兵书,纠众扰乱。梵网经卷下即明载不得蓄诸刀、杖、弓、箭等战斗、杀生之器具;亦不得以利养恶心,合会军阵,兴师相伐,而杀害无量众生。然寺院因有庄园领地,为保护领地,故有僧兵之存在。
- 9 僧房
- 梵语viha^ra。音译毗诃罗。又作僧坊。即僧众经常止住起卧之房舍。
- 10 僧趺
- 僧人趺坐。趺坐,佛教修禅者双足交迭而坐。 宋 苏轼《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终朝危坐学僧趺,闭门不出闲履凫。”
- 11 僧厨
- 寺院的厨房。 唐 崔珏 《道林寺》诗:“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 明 王思任 《韬光庵》诗:“鸟来佛座施花去,泉入僧厨漉菜行。”
- 12 僧阁
- 寺院楼阁。 明 王思任《净慈寺》诗:“巖竹支僧阁,泉花蹴客衣。”
- 13 僧统
- 【僧统】 北魏所设以统监全国僧尼事务之僧官。又称沙门统、道人统、都统、昭玄统。大宋僧史略卷中载,姚兴(393~416 在位)初立僧官,称僧正。北魏皇始年间( 396~397),赵郡沙门法果被征为沙门统。复有罽宾沙门师贤,于佛法重兴后,魏帝亲为落发,诏令师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另据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武帝皇始年间,法果初任道人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于兴安元年(452)诏令罽宾沙门师贤为众僧之统,称为道人统。未久,改称沙门统,以昙曜任之,亦称昭玄沙门都统,因中央僧官机构监福曹改称昭玄寺之故。此后,一般称为昭玄统。东魏时,称昭玄统为国统。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诏置昭玄十统,以沙门法上为十统之首,称为昭玄大统,其余九人称通统,所辖僧尼计四百余万。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敕任僧猛为隋国大统。十年,又置昭玄统等职。唐以后另设僧录为僧官机构。[隋书百官志第二十二、第二十七](参阅‘昭玄寺’3835、‘僧官’5731)
- 14 僧腾客
- 僧腾客,拼音sēng téng kè,出处《南史·贼臣传·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