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率读音
表率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表率
(1) 榜样,模范
英
引证解释
⒈ 榜样。
引《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备位,为郡表率。”
宋司马光《论两府迁官状》:“凡公卿者,百吏之表率。”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吴小宋大令》:“十城表率,九郡先驱,亿万姓属目相看,刑赏惟求孚众志。”
柯岩《特邀代表》:“在洗刷他们的恶习时,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极端重要的。”
⒉ 犹言督率。
引《梁书·韦叡传》:“﹝叡﹞乃堰肥水,亲自表率,顷之,堰成水通,舟舰继至。”
《元典章·刑部十五·禁例》:“风化王道之始,宜令所司表率敦劝,以復淳古。”
《明史·职官志一》:“按吏部尚书,表率百僚,进退庶官,銓衡重地,其礼数殊异,无与并者。”
国语词典
以身作则,其行为处事为大众所效法。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表率
表率造句
- 陈老师春风化雨四十年,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足为教师的表率。
- 同桌小华品学兼优,是我学习的表率。
-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表率。
- 干部一定要做群众的表率。
- 刘老师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是大家学习上的表率。
- 主要就是要先从行动开始,去感动。而不是靠嘴上说说。校长作为为人师表的表率,就要有表率的能力。
- 对他好,要让他养成好习惯,这方面父母要做好表率,你们想要让孩子成什么样,你们就要先做到,让孩子学会知错就改,犯错不可怕,一错再错才可怕,要让他听话的话,要么好言劝他,不然就打一顿,控制点,别打坏了。
- 老师说的基本上都是真心话,因为她是真诚的,为人表率,当然说话不能敷衍。
- 在这篇文章中,英雄们被比喻成高压变压器,这样,他们可以作为高尚的作风的形象表率。
- 已经是一等一的富贵人家,人的表率又怎能做到二等好就停止了。
表率相关词语
- 1 表征
- 表征是指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能把某些实体或某类信息表达清楚的形式化系统以及说明该系统如何行使其职能的若干规则。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表征是指可以指代某种东西的符号或信号,即某一事物缺席时,它代表该事物。
- 2 表里山河
- 表里山河,拼音biǎo lǐ shān hé,汉语成语,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最早用于形容晋国(今山西)境内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3 表演
- 表演,著作权法术语,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现的作品。
- 4 表里如一
- 表里如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iǎo lǐ rú yī,是指表面和内心都一样,形容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出自《朱子全书·论语》。
- 5 表闾
- 表闾是指旌表闾里,以显彰功德的意思,出自《史记·殷本纪》。
- 6 表象
- 表象是指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但不如知觉映象鲜明、完整和稳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根据表象形成时其主导的感觉通道不同,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
- 7 表意文字
- 表意文字是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表意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语素,而不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表意文字是文字萌芽时期的产物。目前中国境内使用的汉字、东巴文、格巴文、水书(部分)属于表意文字。
- 8 表露
- 表露,动词,汉语词语,拼音是biǎo lù,意思是指流露,显示。
- 9 表妹
- 表妹:大哲的歌曲
- 10 表弟
- 则姨母的男儿称为从母兄弟/姨兄弟,则叔父/伯父的男儿称为从父兄弟/叔伯兄弟。
- 11 表章
- 【示例】《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过了数日,岐山守臣又有表章申奏说:‘三川俱竭,岐山复崩,压坏民居无数。’”
- 12 表里
- 表里,biǎo-lǐ 〖one's outwardness and innerthoughts〗∶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因此,对于病位的外内浅深,都不可作绝对地理解。
- 13 表明
- 表明,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语出唐 元稹《制诰序》:“追而序之,盖所以表明天子之复古,而张后来者之趣尚耳。”
- 14 表達
-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