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席读音
避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避席再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避廗”。
⒉ 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
引《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
李善注:“《孝经》曰:‘ 曾子避席。’廗与席古字通。”
《汉书·灌夫传》:“已婴为寿,独故人避席,餘半膝席。”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於是避席礼谢,深加敬叹。”
《三国演义》第四回:“允避席问曰:‘ 孟德有何高见?’”
⒊ 指让席,以示敬意。
引《庄子·盗跖》:“謁者復通, 盗跖曰:‘使来前!’ 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
⒋ 泛指离席。
引唐薛用弱《集异记·王涣之》:“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清捧花生《画舫馀谈》:“觴客未毕,勿避席而起。”
⒌ 指逃席。
引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主人, 让闻我主索地, 赵君避席,主人反欲见伐。”
⒍ 犹离职。
引宋洪迈《夷坚支志乙·永悟侍者》:“悟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復留。’遂遣出院。未几, 悟亦避席,与之姪过南康。”
⒎ 回避,避退。
引宋洪迈《夷坚志补·凤翔道上石》:“两屏相对,列于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种皆避席。”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花面冲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祇为从来雅尚。”
国语词典
古人席地而坐,为表示对某人尊敬,离坐而起,称为「避席」。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避席
避席相关词语
- 1 避开
- 避开,读音bì kāi,汉语词语,指躲开或摆脱,不受困扰。
- 2 避就
- “避祸就福”之省称。 宋 陈亮 《三国纪年·陈登田畴》:“以如是之资,而使志士思避就之计,岂不甚可惜哉!”
- 3 避重就轻
- 4 避世墙东
- 避世墙东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shì qiáng dōng,意思是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 5 避禅
- 《晋书·束晳传》:“ 稷 契 奋庸以宣道, 巢 由 洗耳以避禅。”
- 6 避烦斗捷
- 避烦斗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fán dòu jié,意思是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
- 7 避凉附炎
- 避凉附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liáng fù yán,意思指疏远避开无权势者,亲热攀附有权势者。
- 8 避君三舍
- 避君三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jūn sān shè,意思是指退让和回避。
- 9 避暑
- 避暑,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bì shǔ,指的是避免中暑。如:《墨子·公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
- 10 避影敛迹
- 避影敛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yǐng liǎn jì,意思是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 11 避难
- 避难,指躲避、逃避灾难或迫害;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语出《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遭天下乱,避难交州 。”
- 12 避煞
- 亦称“避衰”、“逃煞”等。煞,也写作“杀”。古代丧葬风俗之一。
- 13 避寿
- 避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shòu,意思是旧时有名人避寿之说,谓某人在寿辰时节避而外出,以躲避亲友的庆贺,这种风俗清朝时已很盛行。
- 14 避风港
- 一指:一种无装卸设备的港口,其唯一目的是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二指:一块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