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焦舌敝读音
唇焦舌敝的意思
词语解释:
焦:干燥。敝:破裂。嘴唇干燥,舌头破裂。形容费尽口舌。
引证解释
⒈ 犹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唇舌。
引《扫迷帚》第二四回:“僕事与愿违,频呼将伯,几经唇焦舌敝, 崑山学务始稍稍可观。”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外邦直谅之友,本国忧时之士……不惜唇焦舌敝,效其忠告。”
《新华日报》1939.9.21:“共产党的参政员一向就唇焦舌敝地为这种主张而努力。”
⒉ 脣焦舌敝:嘴干舌破。形容说话甚多、反复陈述而极度疲劳。
引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脣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羣臣,下养百姓。”
《东欧女豪杰》第二回:“自此,那个合羣大会也期满散了, 菲亚又往各地村落,逢人説项,脣焦舌敝,语不离宗,一连跑了一个多月。”
国语词典
形容用尽言辞论说。《东欧女豪杰.第二回》:「菲亚又往各处村落,逢人说项,唇焦舌敝,语不离宗。」也作「舌敝唇焦」。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唇焦舌敝
唇焦舌敝造句
- 他连续讲了两个小时的课,早就唇焦舌敝,疲惫不堪了。
- 他已经说得唇焦舌敝了,您就答应他吧.
- 讲完课后他觉得舌敝唇焦。
- 我常常为你预感到这样一个危机,不能不舌敝唇焦,及早提醒,要你及早防止。
- 我宁可舌敝唇焦,也要说服你。
- 看官若能不以其功之无成而灰雄心,只看其事之悲壮而增生气,那就不枉说书的一番饶饶不休、唇焦舌敝了。
- 曾侯爷秉着至诚,凭着公理,辩到个唇焦舌敝,谈到个水尽山穷。
- 菲亚又往各自村落,逢人说项,唇焦舌敝。
- 夏季到来赤日炎,唇焦舌敝直冒烟。
- 很快我便感到唇焦舌敝,嘴唇焦裂。
唇焦舌敝相关词语
- 1 唇干口燥
- 唇干口燥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ún gān kǒu zào,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 2 唇鎗舌剑
- 见“唇枪舌剑 ”。
- 3 唇不离腮
- 唇不离腮,读音是chún bù lí sāi,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宾语。
- 4 唇音
- 唇音指双唇音、齿唇音的统称,是由嘴唇发出来的辅音,包括双唇音和唇齿音。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 5 唇裂
-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1:1000。正常的胎儿,在第五周以后开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渐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发育便可发生畸形,其中包括唇裂。
- 6 唇齿
- 唇齿,指唇和齿的合称。语出《左传·值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7 唇里穴
- 唇里,经外奇穴名。
- 8 唇枪舌将
- 成语。用于形容辩论、辩论言辞激烈。
- 9 唇吻翕辟
- 指嘴唇一张一合
- 10 唇枪舌战
- 网络定义:形容辩论时言语锋利,争辩激烈。如:劳资双方代表,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僵持不下。舌战,顾名思义即口头交锋。《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可谓妇孺皆知。
- 11 唇足纲
- 唇足纲指的是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下属纲。
- 12 唇焦舌干
- 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 13 唇喙
- 犹口舌。指戏谑、嘲讽、争辩时说的话。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攻杂咏》:“ 陈裕 秀才下第,游 蜀 ,誓弃举业,唯事脣喙,覩物便嘲。”
- 14 唇敝舌腐
- 唇敝舌腐是汉语词语,是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