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举遗读音
道不举遗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道不举遗
(1) 无人捡取路上失物。形容刑法严峻,无人敢犯法。也形容民风廉直,社会安宁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同“道不拾遗”。
引《新唐书·阚稜传》:“部兵皆羣盗,横相侵牟, 稜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
明罗曰褧《咸宾录·南夷志一·爪哇》:“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道不举遗
道不举遗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道不拾遗
道不举遗相关词语
- 1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 指事到临头才做准备,尽管不会很锋利,但至少比不磨更光亮,激励人们就算到了最后时刻也要努力一下。
- 2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习武的人应该经常练习,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 3 无往不利
- 释义是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 4 人穷志不穷
- 人穷志不穷,谚语。
- 5 道尽途穷
- 道尽途穷,汉语成语,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出自《晋书·嵇康传》。
- 6 美言不文
- 文:饰。美善的言辞,不需要修饰
- 7 远举高飞
- 举:起飞。飞得又高又远。指摆脱困境,躲避到远方。比喻前程广大
- 8 东行不见西行利
- 汉语词语,指到处牟利,赚便宜。出自元代武汉臣的《玉壶春》第四折。
- 9 遗迹谈虚
- 遗迹谈虚(yí jì tán xū):指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出自 宋·程大昌《〈演繁露〉序》。
- 10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
- 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九节:“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 11 整瓶不摇半瓶摇
- 有学问的谦虚,浅薄的自负
- 12 邪魔歪道
- 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 13 追驷不及
- 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已来不及追赶上飞奔的马车。比喻话说出去了无法再收回
- 14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意思是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语出汉·赵岐《三辅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