绂麒麟读音
绂麒麟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绂麟。
引证解释
⒈ 犹绂麟。参见“紱麟”。
引宋刘克庄《朝中措·元质侍郎生日》词:“恰为仙佛做生辰,公又紱麒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绂麒麟
绂麒麟相关词语
- 1 绂麟
- 绂麟,典故名, 典出《拾遗记》卷三〈周灵王〉。“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於 阙里 人家,文曰:‘水精之子,系衰 周 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 徵在 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后以“绂麟”为庆贺生辰之典。
- 2 绂冕
- 释义:1、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2、比喻高官。
- 3 绂絻
- 原标之读音有误 ,此处“絻”音miǎn,与“冕”通,不当读wen。因不知如何修,只好暂时写在这里。抱歉 。
- 4 感麟翁
- 感麟翁,ɡǎn lín wēnɡ,指孔子。出自《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十八〈哀公十四年〉。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 5 感麟
-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
- 6 冠绂
- 冠绂,拼音是guān fú,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仕宦。
- 7 画麒麟
- 1.刻画的麒麟。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 8 怀绂
- 怀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huái fú,意思是怀藏印绶。
- 9 获麟
- 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孔子去世,所以麒麟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参见《春秋》
- 10 获麟台
- 为纪念“西狩获麟”,后人在获麟处筑起的土台。
- 11 获麟堆
- 获麟堆,是汉语词汇,解释是获麟台的别称。
- 12 兼官重绂
- 兼官重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ānguānchóngfú,意思是指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 13 凤胏麟脯
- 凤凰和麒麟的肉。指珍贵的食品。
- 14 凤麟
- “凤麟”是《彩云国物语》人物之一,被称为“红之天才军师”的红门首席姬家。凤麟正式露面的次数少到成为传说的程度,是红家最后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