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读音
奉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奉命出使。
奉命出使的人;使者。
引证解释
⒈ 奉命出使。
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奉使则张騫、苏武。”
唐张鷟《游仙窟》:“僕从汧陇,奉使河源。”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秀水钱籜石侍郎,奉使祭告尧陵。”
国语词典
奉命出使。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奉使
奉使造句
- 牛剑站立顶峰,缅想起当年司马相如奉使平定西南夷,历经此岭险难,终建奇勋,为后世敬仰的往事无不感概万千。
- 北宋后期奉使高丽的大型远洋船队开辟“放洋”航线,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建造采用水密隔舱技术的大型海船,保障航海安全。
- 臣顷奉使北行,往反道路,闻众徭役,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
- 俄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
- 少年驰走潼关道,风日华山好,壮年奉使叩函崤,寻壑经邱,窈窕逐低高。老来三顾关河杳,九曲黄河绕,秦川渺渺没波涛。万里奔沙,谁与掣蛟鳌!黄万里。
- 南至嘉州江上,道逢李子安奉使于蜀还朝,时杨慎已感身体不适,在诗中说抱病江天淹戍客,烦君传语碧鸡关。
- 武宗惧稹阴附河朔三镇,以沮王师,乃命回奉使河朔。
- 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参起居;延之与同府王参军俱奉使至洛阳,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
- 今陛下选武使入逆乱之地,使还,一语不相应,遽窜之暇荒,臣恐自今奉使贼廷者以武为戒,苟求便身,率为依阿两可之言,莫肯尽诚具陈利害,如此,非国家之利也。
-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筰、昆明,还报命。
奉使相关词语
- 1 奉上
- 释义:1、侍奉君主、上司。2、致送物品时的敬词。
- 2 奉禄
- 奉禄,汉语词汇,释义为:俸禄。持禄。
- 3 奉敕
- 奉敕,亦作“奉勅”。 1、奉皇帝的命令。 南朝 梁 任昉 《奉敕示<七夕>诗启》:“臣昉启,奉敕,并赐示《七夕》五韵。”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曹彬﹞既平江南回,诣閤门入见,牓子称:‘奉勑江南勾当公事回。’”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神宗皇帝准了此议,遂令差官奉敕三十道,马三十匹,建州卫都督册书一函,龙虎将军印一颗,并送还觉昌安父子的棺木。”2、指奉师长之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妾,月府侍书女,与生有缘。今奉勅赉书南海,生当偕行。”
- 4 奉祠
- 奉祠,指祭祀等。见《史记·封禅书》:“杜主,故周之右将军,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各以岁时奉祠。”
- 5 奉若神明
- 奉若神明,意指崇拜得像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
- 6 奉觞
- 释义为举杯敬酒。
- 7 奉巾栉
- 伺候梳洗。谓充当妻室。
- 8 奉告
- 奉告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敬辞。
- 9 奉教
- 奉教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接受教导。出自《报燕惠王书》。
- 10 奉先
- 奉先,拼音fèng xīan,出自《中元回家拜祭感怀》。
- 11 奉邑
- 奉邑,读音fèng yì,汉语词语,指以收取赋税作为俸禄的封地。
- 12 奉职
- 奉职是汉语词汇,拼音为fèng zhí,出自《史记·循吏列传序》,意为谓奉行职事。
- 13 奉安
- 奉安,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后称安置神像、神位等,今指为国家元首的灵柩举行葬礼。
- 14 奉常
- 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汉取“尊大”之意,改名太常。惠帝改为奉常,景帝复原名。汉末建安中又为奉常,曹魏又为太常。唐龙朔二年(662),改太常为奉常,咸亨元年(670)十二月复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