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惊读音
鸡犬不惊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鸡和狗都没有被惊吓。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引《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賫牛酒到寨劳军。”
清昭槤《啸亭杂录·陆中丞》:“贼知济南有备,乃不敢南向。已而官兵奏捷,一城鸡犬不惊焉。”
李根源《记云南起义》:“事定, 文光被举为滇西都督,市井晏然,鷄犬无惊。”
国语词典
鸡狗都未受到惊扰。比喻军队纪律严明,毫无骚搅。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鸡犬不惊
鸡犬不惊造句
- 我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 人民解放军连夜行军,从来都是鸡犬不惊。
- 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牵牛拖猪,担酒烧饼,到寨劳军。
- 放炮起兵,一路上父老相迎,鸡犬不惊。
- 自引大军自丹阳南下,一路安抚百姓,有掳掠扰民者皆斩,严明军纪,鸡犬不惊。
- 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赍牛酒到寨劳军。
- 大军所到之所,并无一人掳掠,鸡犬不惊,百姓无不箪食壶浆劳军,但我军却并不取一分一毫,于是民心归顺,仁义之名传遍江东。
- 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鸡犬不惊相关词语
- 1 鸡鸣犬吠
- 出处:《后汉书·吴良传》:“举觞上寿,谄称太守功德”李贤注引《东观汉记》:“齐郡败乱,遭离盗贼,不闻鸡鸣犬吠之音。”
- 2 鸡鸣馌耕
-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
- 3 鸡毛官
- 指古代衙门里的差役。 清 魏祝亭 《两粤猺俗记》:“猺从者归,语其侪偶云:‘不畏中间端坐者,只怕两旁鸡毛官。’谓隶卒也。”
- 4 鸡毛文书
- 鸡毛文书,是指古代传送紧急文书,在封套上插鸡毛为记,又称为鸡毛信,源自于秦汉时代的羽檄。檄,即檄文、檄书,是指古代官方用于征召、声讨等的文书。据颜师古《汉书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疾速也。”大意是说,檄文是写在木简上的文书,长一尺二寸,是官方于征召时所用的文书。
- 5 鸡皮栗子
- 1.犹鸡皮疙瘩。
- 6 鸡竿
- 鸡竿,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七〈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鸡竿,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后用为赦罪之典。
- 7 鸡缸
- 鸡缸,高4公分,口径8.3公分,足径3.7公分。
- 8 鸡公
- 鸡公,读音jī gōng,汉语词语,方言,雄鸡。
- 9 鸡鞠
- 即斗鸡和蹴球。
- 10 鸡尖
- “鸡尖”是指鸡屁股最末尾段的那一截三角形的肉,鸡尖含有优质蛋白和少量脂肪,并且味道鲜美、口感滑嫩,所以有一部分人对此物情有独钟。入清水漂洗干净后,可清炖、可红烧、可油炸、可熏、可卤,是佐酒下饭的佳品。若是用竹签穿成串,在火上烧烤,更是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吃上一串,满嘴流油,味道好极了。
- 11 鸡鹜
- 鸡鹜是一个词语,是指鸡和鸭。比喻小人或平庸的人。也比喻古代以之为赠送礼品。
- 12 鸡絮
- 鸡絮,拼音是jī x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鸡和用酒浸的绵絮。
- 13 鸡谈
- 谓玄妙之言。 唐 卢照邻 《序》:“爱客相寻,鸡谈满席。”参见“鸡窗。”
- 14 鸡坛
- 鸡坛,出自《和朴庵见答韵》:“除却春江鸥可狎,鸡坛仍在剩诗盟。”《说郛》卷六十引 晋 周处 《风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