谳事读音
谳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审理案件。
引证解释
⒈ 审理案件。
引《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将讞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谳事
谳事相关词语
- 1 谳决
- (2).判决。 清 戴名世 《序》:“一则廉洁自持,而疏於讞决,情伪不审,而听断失平,是非倒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 徐公 士林 ,巡抚 苏州 ,凡讞决,先摘定案大略,牌示於外,而后发缮文册。”
- 2 谳法
- 谳法,yàn fǎ ㄧㄢˋ ㄈㄚˇ,指刑法条例。《汉书·张汤传》
- 3 谳报
- 谳报是汉语词语,读音 yàn bào,指审判定罪之后向上禀告。
- 4 谳语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释看语》:“看语即审单也,亦曰讞语。”
- 5 谳奏
- 将审理案件的情况向朝廷上报和请示。《南齐书·百官志》:“仆射掌朝轨,尚书掌讞奏。”
- 6 谳平
- 《明史·职官志二》: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
- 7 谳论
- 对案件加以评议和判决。 明 唐顺之 《礼部郎中李君墓志铭》:“虽职专平刑,而泽之及人,不独鞫讯讞论间而已。”
- 8 谳正
- 引证解释:审议并驳正。《后汉书·鲁恭传》:“小吏不与国同心者,率入十一月得死罪贼,不问曲直,便即格杀,虽有疑罪,不复讞正。” 宋 文同 《谢提刑张郎中》:“朝廷之虑者实在乎远方,郡县之失者恐失乎中典,当从讞正,乃属贤明,嘉命初闻,舆情已惬。”
- 9 谳治
- 审理案件。明 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司农署铨》:“又是年刑部有大狱数事,则又命梁署印讞治,事竣而后还印。”
- 10 验事
- 验事,汉语词语,读音是yàn shì ,释义是检验某一事物,也指灵验之事。
- 11 杨韦事变
- 太平天国领导内部的分裂事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独揽大权。1856年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京解除杨的威胁。韦带兵入京,乘机残杀杨秀清和家属部众二万余人。石达开回京后对韦不满,也险遭杀害。11月,洪秀全处死韦昌辉,诏令石达开辅政。次年石达开因遭洪秀全猜疑,被迫率军出走。这个事件给太平天国造成极大危害。
- 12 要事
- 释义:1、要诀。2、重要的事项、事情
- 13 谳狱
- 宋 王禹偁 《荐戚纶上翰林学士钱若水启》:“向因讞狱 宛丘 ,坐系乌府,廷尉议罪,听以赎论。”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一出:“四海须传讞狱功。” 严复 《救亡决论》:“讞狱无术,不由公听,专事毒刑榜笞。”
- 14 谳讯
- 《剪灯馀话·琼奴传》:“政讞讯间,羊角风自厅前而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近来两三月一往,皆系旧案大狱未结,曾经 穆 讞讯者,始召与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