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并读音
鬲并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水灾﹑旱灾频至。泛指自然灾害多。鬲,通"隔"。
引证解释
⒈ 谓水灾、旱灾频至。泛指自然灾害多。鬲,通“隔”。当是“鬲并”二字。’ 念孙案, 黄説是也。 《管子》、《汉书》、 汉碑多以鬲为隔……《刘瑜传》云:‘天地之性,阴阳正纪,隔絶其道,则水旱为并。’此説隔并二字之义最明。盖水旱不节皆谓之隔并;此谓蝗旱隔并,则专指旱灾言之。”
引《常山贞石志·汉祀三公山碑》:“蝗旱鬲并,民流道荒。”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三公山碑》:“黄云:‘按《汉书》, 安帝时尚书僕射陈忠上书云:“隔并乃臻。”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鬲并
鬲并相关词语
- 1 鬲如
- 鬲如,读音gé rú,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上小下大貌。
- 2 鬲塞
- 阻塞;隔断。鬲,通“ 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此伤脾气也,当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汉书·薛宣传》:“欲以鬲塞聪明,杜绝论议之端。” 颜师古 注:“鬲与隔同。”
- 3 鬲闭
- 鬲闭,读音gé bì,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隔绝不通。
- 4 鬲要
- 膈腰。鬲,通“ 膈 ”;要,腰本字。指心胸。 清 王晫 《今世说·豪爽》:“﹝ 吴锦雯 ﹞与人交,舒鬲要。”
- 5 鬲指声
- 鬲指声,汉语拼音gé zhǐ shēng ㄍㄜˊ ㄓㄧˇ ㄕㄥ,即隔指声。鬲,通“ 隔 ”。
- 6 鬲子
- 格子。鬲,通“ 隔 ”。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噉食众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因,乃至是八万四千鬲子地狱因,乃至是不可说不可说鬲子地狱因。”
- 7 鬲絶
- 隔断。鬲,通“ 隔 ”。《史记·匈奴列传》:“西置 酒泉郡 以鬲绝 胡 与 羌 通之路。”《汉书·地理志下二》:“鬲绝 南羌 、 匈奴 。” 颜师古 注:“鬲与隔同。”
- 8 鸾枭并栖
- 枭:鸱鸮,指恶鸟。鸾凤和鸱鸮一起停在一棵树上。比喻好坏混杂。
- 9 齐头并进
- 齐头并进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í tóu bìng jìn,意思是有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或不分先后地同时进行的意思。
- 10 齐驱并驾
- 齐驱并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í qū bìng jià,意思是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出自: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 11 齐驱并骤
- 齐驱并骤是一个汉语词汇,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12 齐趋并驾
- 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13 鬲咽
- 鬲咽,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é yān,指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
- 14 鬲蔽
- 鬲蔽,读音gé bì,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阻隔;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