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色读音
寒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寒色
(1) 在七色光中,除绿色光外,如:青、紫、蓝等光之色,给人以寒冷感。也称“冷色”
英
引证解释
⒈ 感到寒冷时的气色。
引《敦煌变文集·孝子传》:“父密察之,知騫有寒色,父以手抚之,见衣甚薄,毁而观之,始知非絮。”
《宋史·杨业传》:“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 业但挟纊,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
⒉ 寒冷时节的颜色、景色。如枯草、秃枝、荒凉的原野的颜色。
引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诗:“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盛子昭《寒山行旅图》绢本,立幅宽三尺五寸,高亦如之。树木槎枒,万山寒色,渔舟一叶,江雁羣飞。”
瞿秋白《赤都心史》一:“万里奇游,饥寒之国。闻说道‘胡天八月雪’,可也只萧萧秋意,依依寒色。”
⒊ 犹寒气。
引宋梅尧臣《王龙图知江陵》诗:“行车践残雪,寒色犯轻裘。”
清陆嵩《新年作》诗:“愿得东风起南陌,催动春光散寒色。”
朔望《英雄碑前的花朵》诗:“暮靄到前门,沉沉絶市声。非因寒色重,默悼党人魂。”
⒋ 给人以寒冷感觉的颜色。此指白色。
引明申时行《应制题扇》诗:“羣芳烂熳吞春辉,双燕差池雪羽飞。玳瑁梁间寒色莹,水晶帘外曙光微。”
⒌ 美术上指青、绿、紫等颜色。
国语词典
严厉的脸色。
如:「面有寒色」。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寒色
寒色的近反义词
- 反义词
- 暖色
寒色造句
- 他望,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
-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 外面风清月皎,芒寒色正,晚上倒也凉快。
- 寒色很快的关了电脑,他怎么能睡着啊,只好躺下假睡,静静的等老婆睡熟,他真的很想去看看那晚上的街上,很想知道到底自己是撞鬼了还是真的有人。
- 望江南·闲梦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 天幕上已经蒙上了一层清冷的寒色。
- 寒色捏手捏脚的开开家门向街道走去。
- 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小溪横。枝上绵蛮,休作断肠声。但是青山山下路,春到处,总堪行。当年彩笔赋芜城。忆平生。若为情。试取灵槎,归路问君平。花底夜深寒色重,须拼却,玉山倾。
- 应在艺术范畴边,把青、蓝、紫长光波的颜色,称为寒色。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寒色相关词语
- 1 寒啬
- 犹寒俭。过度节俭。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巴黎复友人书》:“凋弊寒啬,为外人观笑,此又执政者所不愿。”
- 2 寒石
- 寒石:书法家寒石
- 3 寒品
- 寒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pǐn,是指出身寒微的人。
- 4 寒浦
- 寒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pǔ,是指寒冷的水滨。
- 5 寒庖
- 寒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hán páo,是指贫寒人家的厨房。
- 6 寒乞
- (2).谓艺术作品风神不足、浅薄等。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袁昂》:“ 徐淮南 书如 南冈 士大夫,徒好尚风范,终不免寒乞。” 宋 姜夔 《白石诗说》:“体物不欲寒乞。”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得渊明之遗意》:“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又曰:‘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又曰:‘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皆如寒乞相,一览便尽。初如秀整,熟视无神气,以其字露也。”
- 7 寒径
- 冷僻的小路。 唐 李百药 《谒汉高庙》诗:“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 唐 徐仲雅 《赠江处士》诗:“薄雾笼寒径,残风恋绿萝。”
- 8 寒民
- 《汉书·王莽传下》:“乃二月癸巳之夜,甲午之辰,火烧 霸桥 ,从东方西行,至甲午夕,桥尽火灭。大司空行视考问,或云寒民舍居桥下,疑以火自燎,为此灾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下有饥民,则上不备膳;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
- 9 寒盟
- 《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后以"寒盟"指背弃或忘却盟约。
- 10 寒骨
- (2)死物之体;尸骨.。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诗:“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筯光。” 宋 苏舜钦 黎明 《悲二子联句》:“作诗告石梁,聊以慰寒骨。”
- 11 寒家
- 寒家,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án jiā,释义为寒微的家庭或谦称自己的家庭。
- 12 寒假
- 在中国,学校通常将每个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上学期从秋季九月份开始,到次年农历腊月初十左右,各学校开始放假,至元宵节后寒假结束。而这个时候正处于中国寒冷的冬季,交‘九’之际,被称为寒假。假期一般1个月左右。但在寒冷的中国东北地区及其他高纬度地区,有时多达45天左右,多者甚至会两个月左右。
- 13 寒塞
- 苦寒的边塞。 唐 皎然 《塞下曲》之一:“寒塞无因见落梅,胡人吹入笛声来。”
- 14 寒灺
- 寒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xiè ,是指寒夜里的烧残的烛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