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盟读音
寒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后以'寒盟'指背弃或忘却盟约。
引证解释
⒈ ,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后以“寒盟”指背弃或忘却盟约。
引《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不数年, 金国寒盟,遂有中土,两都皆覆。”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兹金声愿还聘定, 韩生愿还婚姻,庶不致寒盟于程氏。”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衅始》:“十一年五月, 前光復齎其外务卿副岛种臣 、大辅寺岛宗则书来天津 、求改约; 鸿章讽以寒盟, 前光惭而去。”
国语词典
语本《左传.哀公十二年》:「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指违背盟约。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寒盟
寒盟 (汉字词语)
寒盟相关词语
- 1 寒骨
- (2)死物之体;尸骨.。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诗:“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筯光。” 宋 苏舜钦 黎明 《悲二子联句》:“作诗告石梁,聊以慰寒骨。”
- 2 寒家
- 寒家,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án jiā,释义为寒微的家庭或谦称自己的家庭。
- 3 寒假
- 在中国,学校通常将每个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上学期从秋季九月份开始,到次年农历腊月初十左右,各学校开始放假,至元宵节后寒假结束。而这个时候正处于中国寒冷的冬季,交‘九’之际,被称为寒假。假期一般1个月左右。但在寒冷的中国东北地区及其他高纬度地区,有时多达45天左右,多者甚至会两个月左右。
- 4 寒机
-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羲兴七夕》诗:“寒机思孀妇,秋堂泣征客。” 宋 曾巩 《山水屏》诗:“ 吴 缣落寒机,舒卷光乱目。”
- 5 寒鉴
- 寒鉴,hán jiàn,ㄏㄢˊ ㄐㄧㄢˋ,出自宋。欧阳修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圣俞》诗
- 6 寒鄙
- 寒鄙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寒微卑贱,出自《新唐书·刘栖楚传》。
- 7 寒点
- 寒夜的更点。 唐 温庭筠 《走马楼三更曲》:“帘间清唱报寒点,丙舍无人遗烬香。”
- 8 寒蠢
- 寒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chǔn,是指寒碜。难看;不体面;使羞辱;丢脸;讥笑。
- 9 寒吹
- 寒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chuī,是指冷风。
- 10 寒房
- (2).指凄清冷落的房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薰风拂柳控寒房,肠断 萧娘 ,梦断 萧娘 。”
- 11 寒哀
- 即 韩哀 。相传为古代发明驭马术的人。《吕氏春秋·勿躬》:“ 寒哀 作御。” 许维遹 集释引 毕沅 曰:“ 寒哀 即《世本》 韩哀 。古‘寒’、‘韩’通。”按,《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韩哀 秉辔而驰名” 裴松之 注引《吕氏春秋》作“ 韩哀 作御”。
- 12 寒苞
- 微薄的赠品。 唐 皮日休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诗:“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此指橘子。
- 13 寒民
- 《汉书·王莽传下》:“乃二月癸巳之夜,甲午之辰,火烧 霸桥 ,从东方西行,至甲午夕,桥尽火灭。大司空行视考问,或云寒民舍居桥下,疑以火自燎,为此灾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下有饥民,则上不备膳;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
- 14 寒径
- 冷僻的小路。 唐 李百药 《谒汉高庙》诗:“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 唐 徐仲雅 《赠江处士》诗:“薄雾笼寒径,残风恋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