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读音
以意逆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意图。
引证解释
⒈ 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意图。
引《孟子·万章上》:“故説《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宋叶梦得《石林诗话》:“长篇最难, 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
国语词典
逆,迎、求。以意逆志指用自己的看法去揣测别人的意思。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以己度人
以意逆志造句
- 你这是以意逆志,说出的话不足以令人相信。
- 这对情侣,一度以意逆志后,女的便珠胎暗结了。
- “以意逆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诗学观念上一次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转折。
-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显示了汉语语境中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学术传统,经典建构、伦理对话是其所具有的汉语文化与思想特质。
- 可见,“以意逆志”说中正含有间性理论的原生态的丰富存在。
-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以意逆志相关词语
- 1 以人为镜
- 以人为镜(yǐ rén wéi jìng):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出自 《墨子·非攻中》。
- 2 以德报德
- 以德报德,yǐ dé bào dé,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知恩图报,有恩报恩。
- 3 以牙还牙
- 以牙还牙,读音 yǐ yá huán yá,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打掉别人的牙来对付别人打掉自己的牙。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 4 以德服人
- 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 5 以辞害意
- 以辞害意,读音yǐ cí hài yì,汉语成语,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出自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上》。
- 6 以资切磋
- 以资切磋是成语,拼音是yǐ zī qiē cuō,指借以帮助共同研究。
- 7 以天下为己任
- 【解释】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 8 以暴易暴
- 以暴易暴(yǐ bào yì bào):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指统治者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现也指用暴力对付暴力。出自 《史记·伯夷列传》。
- 9 以管窥豹
- 以管窥豹( yǐ guǎn kuī bào):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 10 以观后效
- 出自《后汉书·安帝纪》:“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 11 以汤沃雪
- 以汤沃雪,成语,作谓语、定语。解释 汤:开水;沃:浇。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出自 《淮南子·兵略训》:“若以水灭火,若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 12 以羊易牛
- 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13 以便
- 以便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用于下半句话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
- 14 以丰补歉
- 出自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以丰补歉,很有必要。” 现比喻 把丰年积余的粮食储备起来,留待灾年歉收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