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乩读音
扶乩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迷信活动。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术士制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顶部悬锥下垂。架放在沙盘上,由两人各以食指分扶横木两端,依法请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画成文字,作为神的启示,或与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与人处方。旧时民间常于农历正月十五夜迎紫姑扶乩。
引证解释
⒈ 一种迷信活动。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术士制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顶部悬锥下垂。架放在沙盘上,由两人各以食指分扶横木两端,依法请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画成文字,作为神的启示,或与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与人处方。旧时民间常于农历正月十五夜迎紫姑扶乩。
引《红楼梦》第九四回:“我在南边闻妙玉能扶乩,何不烦他问一问?”
清昭槤《啸亭续录·彭氏科目之盛》:“余素恶扶乩之事,以为假鬼神以惑众。”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五四时代, 陈大齐先生曾作论揭发过扶乩的骗人,隔了十六年, 白同先生却用碟子证明了扶乩的合理,这真叫人从那里说起。”
国语词典
一种民间请示神明的方法。将一丁字形木棍架在沙盘上,由两人扶著架子,依法请神,木棍于沙盘上画出文字,作为神明的启示,以显吉凶。《儒林外史.第一○回》:「以及请仙判事,扶乩笔箓,晚生都略知一二。」也作「扶鸾」、「扶箕」。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扶乩
扶乩造句
- 除了采用欺骗手段劝人入道,如“入道可躲灾避难”、“死后冬挺尸夏不臭”和“扶乩”的乩语外,还利用手中的权势,威逼利诱。
- 于是请高人扶乩,请神说话,忙活半天,得乩语四个字机不可失。
- 扶乩为一种传统占卜方式,明清以来被不少宗教团体采用。
- 尤其可笑的,宝玉宝钗的八字没有合婚,因为后四十回算命测字卜卦扶乩无一不灵验如神,一合婚势必打散婚事。
- 扶乩巫术的变化,表现在紫姑故事的变化、请神时间、场所和请神内容的变化诸方面,沈括的《梦溪笔谈》曾有过记载。
- 扶乩,是我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
- 针对扶乩手的严格监管制度和合理的收入保障,是扶乩制度化得以取得一定成效的关键。
- 正襟危坐四人,分别是内阁首辅夏言,次辅徐渭,国师金光子,僧空见,以及在一旁神神叨叨搞扶乩的钦天监监正蓝道行。
- 他常与康有为扶乩问吉凶,乩语中先是显现出杜甫的诗句“落花时节又逢君”,接着又出现了李白的诗句“江城五月落梅花”。
- 皇上,扶乩完毕,天意有何谕示,已有了结果。
扶乩相关词语
- 1 扶苏
- 扶苏,亦作“扶胥”,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作为花木名、武器名、动词,人名。《诗·郑风·山有扶苏》有记载“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 传解释说“扶苏,扶胥,小木也。
- 2 扶摇直上
- 出自《庄子·逍遥游》。
- 3 扶风
- 扶风: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红衣圣女
- 4 扶头酒
- 让人容易喝醉的酒,多见于古诗词之中,如李清照的《念奴娇·萧条庭院》,杜牧的《醉题五绝》,贺铸的《南乡子》等。
- 5 扶鸾
- 扶箕。
- 6 扶贫
- 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
- 7 扶头卯酒
- 旧俗新婚次日清晨饮迎朝酒之称。
- 8 扶危持颠
- 扶危持颠(fú wēi chí diān)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 9 扶风绛帐
- 《后汉书.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因以"扶风绛帐"指讲坛﹑学舍。
- 10 扶辇下除
- 扶辇下除,读音是fu nian xia chu,汉语词语,释义是指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
- 11 扶摇万里
- 扶摇万里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ú yáo wàn lǐ,意思是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 12 扶助
- 扶助,指扶持帮助。语出《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其治务在摧折豪彊,扶助贫弱。”
- 13 扶植
- 【解释】栽种;扶持培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
- 14 扶危济困
- 扶危济困,读音fú wēi jì kùn,指扶助有危难,救济困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