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章读音
旗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旗章"。 2.具有区别名分的标志的旗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旂章”。具有区别名分的标志的旗帜。
引《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妇官染采……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
郑玄注:“旗章,旌旗及章识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爵禄旂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
汉刘向《说苑·指武》:“《太公兵法》曰:‘……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
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宿燎设悬,罇俎旂章,粲穆布列,周之天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旗章
旗章相关词语
- 1 旗门
- 亦称"门形",简称"门"。高山滑雪场专用设备。用竹竿或其它不易折断的材料制成。分为限制门、检查门、开口门、闭口门、蛇形门、三角门和螺旋门等。滑降旗门用四根直径2-4cm的旗杆,两面100cm×75cm的旗帜构成。旗面下沿距雪面lm,旗门间距最少8m,上下旗门距离一般为30m。
- 2 旗牌
- 旗牌,亦作“旂牌”。指写有“令”的旗和牌;犹旗号等。
- 3 旗田
- 旗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í tián ,是指清朝旗人的田地。
- 4 旗尾
- 旗尾,读音qí wěi,汉语词汇,解释为旗帜的尾端。
- 5 旗常
- 旗常,汉语词汇,释义为旂与常,借指王侯。
- 6 旗学
- 旗学是清代八旗子弟学校的总称。
- 7 旗榜
- 亦作“ 旗牓 ”。指标有名号的旗子与榜文。 宋 岳飞 《奏招杨钦状》:“遣军分头齎执旗牓,谕以祸福。” 宋 陆游 《上二府论事札子》:“ 张安国 所犯,在已受旗榜招安之后。”《宋史·岳飞传》:“以至禁卫 龙虎大王 下忔查千户 高勇 之属,皆密受 飞 旗牓,自北方来降。”
- 8 旗兵
- [释义]亦作“旂兵”。八旗兵丁。
- 9 旗地
- 旗地是清朝统治者赏赐给满、蒙、汉军八旗官兵的土地。它包括盛京旗地、畿辅旗地、驻防旗地三部分。清王朝入关前,把所占据的沈阳附近的一大片土地赐给旗人,这是盛京旗地的来源。入关后,从顺治元年 (1644年) 到康熙八年 (1669年),清政府在北京附近500里以内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占土地,共圈地20万顷,这是畿辅旗地的来源。与此同时,分驻全国各地的驻防旗人,也有不少人在驻防地附近圈占了一部分土地,这是驻防旗地的来源。旗地本质上属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范畴。不过,旗地不许典卖转让,只能世代承袭,旗人不向国家交纳田赋。实际上,旗地很早就已开始暗中买卖。辛亥革命后,旗地与民地的界限消失。
- 10 旗档
- 指旗籍。《清会典事例·八旗都统·旗人抚养嗣子》:“云骑尉 札普善 ……俱著销除旗档,改入民籍。”
- 11 旗竿
- ②亦作"旗杆"。悬挂旗帜的杆子。
- 12 旗鎗
- 1.亦作"旗鎗"。 2.旗与枪。战争的工具。 3.旗杆端。 4.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至二旗则老。参阅宋王得臣《麈史》卷中。
- 13 旗装
- 女子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脚着长筒白丝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装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这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与汉族服饰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有明显区别。
- 14 旗志
- 旗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í zhì ,出自《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