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敛读音
徵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 徵歛 ”。 犹征收。《周礼·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 唐元结 《舂陵行》:“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明刘基 《送别灯和尚还乡序》:“追呼徭役之可怜,诛求徵歛之无厌。皆足以累其身,愁其心。”参见“徵收 ”。||见“ 徵敛 ”。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徵敛相关词语
- 1 徵验
- 1. 证据;事实根据。 汉刘歆 《移让太常博士书》:“今上所考视,其为古文旧书,皆有徵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钟会 《檄蜀》,徵验甚明; 桓公 《檄胡》,观衅尤切。” 2. 应验;证实。 宋徐铉 《稽神录·建州狂僧》:“ 建州 有僧,不知其名,常如狂人,其所言动,多有徵验。” 清张惠言 《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定>序》:“余往尝疑 郑君 笺《诗》,以婚期尽仲夏以前,於经无所徵验。” 黄人 《<清文汇>序》:“一代无文,则一代学术思想,非附见於削青者,皆将晦翳澌熄而无可徵验,兹可恫焉。”
- 2 徵歌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征歌调《玉树》,阅舞按《梁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 元宗 天宝 改元以后……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 3 徵赋
- 征收。《韩非子·显学》:“徵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饉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
- 4 徵理
- 召见审问。《元典章·吏部四·告叙》:“于内若有侵欺系官钱粮等物,必须征理,及被问公私事务才候归对了毕,于解由内明白开写追问始末缘由。”
- 5 徵车
- 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 清方文 《送刘孔安北上》诗:“大云起幽壑,徵车来何迟!” 清顾景星 《<楝亭诗钞>序》:“不佞徵车来 长安 ,晤 子清 如临风玉树。”
- 6 徵逐
- 指朋友频繁交往、相互宴请
- 7 徵辟
- 征辟应该是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 8 急敛暴征
- 急敛暴征出自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指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 9 急徵
- 急征,拼音是jí zhēng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紧急征召。
- 10 惊敛
- 禽鸟因受惊而收拢翅膀。 明 周朝俊 《红梅记·怨聚》:“脱笼凤翅还惊歛,逃生虎口向何闪。”
- 11 戢敛
- 戢敛是汉语词汇,拼音jí liǎn,出自唐 李德裕 《赐太和公主敕书》。
- 12 摄敛
- 聚集。《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贾龙 ﹞摄敛吏民,得千馀人,攻 相 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
- 13 徵选
- 征召选拔。三国吴韦昭 《博奕论》:“技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不由其道。” 唐沉佺期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诗:“庙堂盛徵选,戎幕生光辉。”
- 14 徵贵
- 1. 谓寻找可卖高价处出售。 《史记·货殖列传》:“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 司马贞 索隐:“徵,求也。谓此处物贱,求彼贵卖之。” 2. 预示物价将高涨。 明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申屠蟠》:“物贵极徵贱,贱极徵贵,凡事皆然。至于极重,而不可復加,则其势必反趋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