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糊读音
裱糊的意思
词语解释:
裱糊
(1) 糊纸(用纸或其它材料糊饰房屋内部或物品)
英
引证解释
⒈ 用纸或布等材料糊饰房间内部墙壁或其它物件。
引丁玲《韦护》第三章:“墙上裱糊的褐色花纸,也就变成使人欢喜的一种紫褐色了。”
王西彦《隔膜》:“甚至连墙壁的窗子,也给裱糊得十分雅致。”
国语词典
用纸或其他材料糊饰屋子的墙壁、窗棂、门板、天花板或其他物件。《红楼梦.第六七回》:「后来二爷才叫人裱糊了房子,聚过来了。」《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选了庙里小小两间房子,命人连夜裱糊,不让透风。」也作「糊裱」。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裱糊
裱糊造句
- 自嘲为“裱糊匠”的李鸿章,如今又成了治安“消防队”。
- 这一本手工书,为体现经年风蚀的残缺美,内页在纸张做旧的效果上采用宣纸撕毛边再裱糊到内页的手工做法,费时费事。
- 油宣,一种书写后再用油来裱糊的特殊纸张,这种方法极其繁琐和昂贵,达官贵人要保存重要书物时才使用这种方法。
- 所以他自嘲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
- 这是几张古旧发黄的纸张,纸张像是裱糊过,厚墩墩的。
- 一边糊,一边给我讲过去大户人家办丧事,要裱糊多少东西。
- 别说夫人惊异,那画儿奴才也看见了,活脱儿一个真三爷,奴才冒昧求爷一句,哪天得空了,能不能给奴才画一张,奴才裱糊起来挂到墙上,留给子孙当传家宝。
-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 要裱糊天花板没有梯子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 李鸿章是个值得细读的历史人物,他自称为裱糊匠,看了这本书,对他在那个时代的尴尬以及他与时代的关系,会有更多的认识。
裱糊相关词语
- 1 裱褙
- 2、特指粘贴(如一张纸)在结实的材料上作为装订
- 2 裱画
- 裱褙为中国传统行业。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装裱品式分立轴、中堂、对联、横披、条屏、镜片、扇面、手卷、册页等。其基本步骤包括托底、修补、大托、晾干;需经调浆、托背、上墙、加条、裱绫、上轴、加签等数十道工序。唐太宗重视裱画,将王羲之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裱,褚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为文思院六种待诏之一,中国书画装裱技艺自此传人民间。明清装裱技艺成为专门行业。
- 3 裱绫
- 亦作“褾绫”。装裱在书画作品上的绫纸。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职志》:“有命臣工题咏者,各録於左右,及下方褾绫,弆藏古器檀匣。”
- 4 裱褙匠
- 亦作“ 裱背匠 ”。装潢或修补书画的工匠。 明 阮大铖 《燕子笺·误画》:“[浄围裙扮裱背匠上]门挂招牌利市,家传裱背生涯。” 清 褚人获 《坚瓠秘集·装潢》:“《唐·百官志》:‘秘书省,熟纸装潢匠八人。’意是今之裱褙匠。”
- 5 裱挂
- 裱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ǎo guà,是指裱挂、装裱张挂。
- 6 裱轴
- 裱轴,是汉语词汇,读音为biǎo zhóu,释义是亦作"褾轴"或书画裱褙时装置卷轴并加装饰、指裱成的卷轴。
- 7 裱褙铺
- 裱褙铺,汉语词语,读音为biǎo bèi pù,释义是装裱书画的店铺。
- 8 裱糊店
- 裱糊店是汉语词汇,读音是biǎo hú diàn。意思是经营裱糊业的店铺。
- 9 裱糊匠
- 中国民间替人裱糊棚顶、窗棂、门楣等为业的匠人。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东北等地区。过去北京地区民房多为老式四合院瓦房,室内天棚需用秫稭扎架吊顶,糊以素纸或彩格纸。
- 10 裱画铺
- 1.装裱书画的店铺。
- 11 裱画艺人
- 裱画艺人,需要极其细致的心思和功夫才能完成这项工作。一个成功的裱画师甚至可以弥补原作的不足。但裱画如做人,做人如裱画,两者都不能掺假。一幅字画需要经过装裱才能够登堂入室。裱花这个行当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12 裱匠
- 裱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ǎo jiàng,是即裱工。
- 13 裱衬
- 犹裱褙。 阿英 《闲话“西湖景”》:“都是单色木刻,再加人工敷彩,然后裱衬成硬片。”
- 14 裱褫
- 裱褫,亦作“褾褫”。意思是在画背的上端,裱有一段用来包裹画身的色绢或色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