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读音
假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假如
(1) 假使,如果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如果。
引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假如单于初立,欲委身中国,未知利害,使人诈降,以卜吉凶,如受之,亏德沮善。”
唐韩愈《论佛骨表》:“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於境,不令惑众也。”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如今假如多有些军兵,便可与他拒敌。”
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种景象,莫说徐霞客,假如达夫还在人世,也一定会说二十年前决想不到。”
⒉ 即使,纵使。
引唐白居易《座中戏呈诸少年》诗:“纵有风情应淡薄,假如老健莫夸张。”
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假如大舜、曾参之孝,亦是人子当尽之事,何足旌表。”
清徐士鸾《宋艳·丛杂》:“假如一笑得千金,何如嫁作良人妇。”
⒊ 譬如,例如。
引《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只説举子们,元来却有这般苦处。假如愈良八千有餘多路来到临安,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龙门点额,金榜无名。”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假如楚霸王,汉高祖分争天下,何等英雄,一个临死不忘虞姬,一个酒后不忍戚夫人。”
国语词典
如果。《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为因,受者为果。假如种瓜得瓜,种荳得荳,种是因,得是果。」也作「假使」、「假若」。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假如 (汉语词语)
假如造句
- 假如我是个男孩子,咱们可以一起走,玩它个忘乎所以。
- 这块不毛之地假如善加计划应用,必定能够成为最好的休闲公园。
- 假如我不帮助阿辉,太太和阿辉会否觉得我不近人情?
- 假如不幸,那泥土太重的话,他就会被压在里面,不过那样也好,也可一了百了。
- 假如我是诗人,我一定用诗歌赞美伟大的祖国。
- 假如你疑虑太多而裹足不前,恐怕很快地你就会落后了。
- 假如一个国家战祸连年,必然造成人民颠沛流离。
- 假如人类没有战争,世界将多么和平。
- 识才当如伯乐,假如缺乏眼光,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
- 假如发生了核战争,后果如何,简直是不堪设想。
假如相关词语
- 1 假寐
- 假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 mèi,意思是打盹儿,打瞌睡;不脱衣服小睡一下。出自《左传》:(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 2 假以辞色
- 假以辞色,jiǎ yǐ cí sè,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 3 假公济私
- 语出《汉书·杜业传》。
- 4 假节
- 假节,假(通“借”)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临时任务完成后,这个节将会被收回。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贞观之治》中的节仗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 5 假設
- 假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 shè,指如果;凭空构想;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见《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 6 假招子
- (1) 故意做出某种像真的姿态 例 别跟我来假招子 英 put on airs
- 7 假象
- 假象是不符合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也作“假相”。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肉眼看到或幻想到的。在哲学范围内,假象是客观的,也是本质的否定表象,与之对应的是错觉,错觉是主观的,也是所谓的幻象,实践检验真理。
- 8 假期
- 公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要达到这一目标,广大私企、民营企业劳动者权益无疑是重点攻坚对象。专家指出,带薪休假在我国从制度层面已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全面落实,这需要用工单位、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和员工等多方面加力。
- 9 假惺惺
- 假惺惺,读音jiǎ xīng xīng,汉语词语,形容假心假意的样子。
- 10 假途灭虢
- 假途灭虢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iǎ tú miè guó,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11 假释
-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使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12 假日
- [ jiǎ rì ] :〈名〉天上出现的假的太阳。[ jià rì ] :〈名〉放假或休假的日子。
- 13 假裝
- 假装指故意装出某种动作或姿态,以掩盖真相, 作出的事情与事实相反,具有欺骗成分。
- 14 假借
- 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六书之一。见《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 慰祖 亲自取与,未尝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