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节读音
假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3.借用符节。 4.虚伪的节操。
引证解释
⒈ 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引《汉书·平帝纪》:“遣太僕王惲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⒉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引《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
《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
《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驤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
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四:“及假节邕交,道经湘口,零陵郑太守史与京同年,远以酒乐相迓。”
⒊ 借用符节。参见“符节”。
引《战国策·燕策二》:“故假节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
鲍彪注:“时诸侯不通,出关则以节假之。”
⒋ 虚伪的节操。
引《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虽有假节见行,曰非成质者也。”
国语词典
持符节为使臣。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假节
假节相关词语
- 1 假設
- 假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 shè,指如果;凭空构想;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见《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 2 假招子
- (1) 故意做出某种像真的姿态 例 别跟我来假招子 英 put on airs
- 3 假象
- 假象是不符合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也作“假相”。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肉眼看到或幻想到的。在哲学范围内,假象是客观的,也是本质的否定表象,与之对应的是错觉,错觉是主观的,也是所谓的幻象,实践检验真理。
- 4 假期
- 公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要达到这一目标,广大私企、民营企业劳动者权益无疑是重点攻坚对象。专家指出,带薪休假在我国从制度层面已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全面落实,这需要用工单位、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和员工等多方面加力。
- 5 假惺惺
- 假惺惺,读音jiǎ xīng xīng,汉语词语,形容假心假意的样子。
- 6 假途灭虢
- 假途灭虢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iǎ tú miè guó,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7 假释
-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使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8 假日
- [ jiǎ rì ] :〈名〉天上出现的假的太阳。[ jià rì ] :〈名〉放假或休假的日子。
- 9 假想
- 假想,读音jiǎ xiǎng,汉语词语,指假设;想象出来的,与真相对。
- 10 假嗓子
- (1) 非天然嗓子,唱歌或唱戏时用 英 falsetto
- 11 假厮儿
- 12 假言直言推理
- 假言直言推理是由假言判断和直言判断构成的假言推理,通常泛称假言推理。
- 13 假公济私
- 语出《汉书·杜业传》。
- 14 假以辞色
- 假以辞色,jiǎ yǐ cí sè,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