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知读音
辱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
引证解释
⒈ 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
引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辱知
辱知相关词语
- 1 辱仕
- 《文选·班固<答宾戏>》:“若乃 伯夷 抗行於 首阳 , 柳惠 降志而辱仕。” 吕向 注:“ 柳下惠 为士师,三黜而不去也。言其能降志辱身而为仕也。”
- 2 辱国殃民
- 意思是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 3 辱贶
- 《左传·隐公十一年》:“君若辱贶寡人,则以滕君为请。”《左传·文公四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无忌受寡君不世之恩,糜首莫酬,南面之语,非所以训人臣也。蒙君辱贶,昧死以辞!”
- 4 辱殆
- 【释义】:1.困辱和危险。语本《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5 辱到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
- 6 辱国
- 【释义】[bring humiliation to the country;humiliate the nation] 使国家蒙受耻辱。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方在司马门时,会□□死,袁经略遣僧吊赠,公(袁可立)力诋其辱国。”
- 7 辱么
- 辱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ǔ mǒ,是指辱没。
- 8 辱抹
- 辱抹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辱没。
- 9 辱汙
- 汉 刘向 《新序·节士》:“臣无管仲之贤,而有辱污之名。”《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诚羞负乘,辱污辅将之位。” 唐 沈亚之 《夏平》:“乃以其善貌择入,其馀均赏麾下,骑士皆得肆辱污。”
- 10 辱駡
- 是指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谩骂侮辱他人。
- 11 叡知
- 1.亦作"聪明睿知"。亦作"聪明睿知"。 2.聪颖明智。
- 12 睿知
- 释义:见识卓越,富有远见,聪慧;明智。
- 13 辱照
- 犹言承蒙关怀。 宋 李纲 《答钱逊叔侍郎书》:“然反覆思之,辱照之深,而书辞见委甚勤,其敢以固陋辞?”
- 14 辱末
- 辱末是汉语词汇,读音是rǔ mò,意思是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