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带读音
簪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冠簪和绅带。古代官吏的服饰。 2.借指仕宦。
引证解释
⒈ 冠簪和绅带。古代官吏的服饰。
引《晋书·傅玄传》:“﹝玄﹞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⒉ 借指仕宦。
引南朝梁陶弘景《解官表》:“臣栖迟早日,簪带久年。”
《北史·费穆传论》:“费穆出身效力,功名著矣,末路一言,祸延簪带,其死也宜哉!”
唐杨思玄《奉和别鲁王》:“方图献雅乐,簪带奉鸣球。”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簪带
簪带相关词语
- 1 簪戴
- 2.谓簪发戴冠。《元典章·兵部三·站簪戴避役》:“ 杭州路 仁和县 土豪 沉扬 善元 ,系籍定马站户,在后簪戴道冠,求充 崇德州 道判。”
- 2 簪弁
- (2).借指官吏。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 喻 三嵎 人, 靖康 初,为祠部外郎,伪 楚 之僭,集议秘省,簪弁恇慴; 喻 独扪其膝曰:‘此岂易屈者哉。’即日挂冠去。”
- 3 簪剃
- 《元典章·圣政一·重民籍》:“今后除色目人外,自愿出家,若本户丁力数多,差役不阙,及有昆仲养父母者,赴元籍官陈告,勘当是实申覆各路给据,方许簪剃。”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四:“私自簪剃者勒令还俗,解发原籍当差。”《清会典事例·礼部·僧道》:“三十三年议准,各省督抚严饬地方官申明禁令,不许私行簪剃。”
- 4 簪橐
- 《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列传·赵充国〉~2993~初,破羌将军武贤在军中时与中郎将卬宴语,卬道:「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
- 5 簪佩
- 2、借指仕宦。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屠羊钓壑之士,厌洗耳而袭簪佩。”
- 6 簪珪
- 簪珪,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仕宦。
- 7 簪蒿席草
- 簪蒿席草(zān hāo xí cǎo):形容生活艰苦。出自《东观汉记·杜林传》。
- 8 簪挂
- 【出处】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督学屡易》:“盖自丁丑至己卯,三年之内,学使者凡四易,是时考试章程凌杂……有未簪挂而先录遗者。”
- 9 簪徽
- 唐 陈子昂 《为司刑袁卿让官表》:“皆缘际会,昭遇盛明,谬得扬历簪徽。” 宋 王十朋 《次韵李刑曹病起书怀》之二:“渐喜蛛丝封药裹,未容鹤发上簪徽。”
- 10 簪缨之族
- 世代作官的人家。
- 11 簪盍良朋
- 指好朋友相聚。
- 12 皂带
- 皂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ào dài,亦作"皂带",也指黑色带子。
- 13 簪朵
- 犹簪花,戴花。 唐 薛能 《柳枝词》之三:“暖梳簪朵事登楼,因挂垂杨立地愁。”
- 14 簪白笔
- 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史称“簪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