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童读音
歌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歌僮"。 2.以歌唱为生的儿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歌僮”。以歌唱为生的儿童。
引《后汉书·宦者传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
《晋书·贾充传》:“歌僮舞女,选极一时。”
北周庾信《汉高祖置酒沛宫赞》:“还迎故老,更召歌童。”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选剧》:“词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歌童
歌童相关词语
- 1 歌鱼
- 歌鱼,典故名,典出《战国策》卷十一《齐四·齐人有冯谖者》。“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冯谖得不到重用,歌“食无鱼”,后遂以“歌鱼”等谓嗟叹不被知遇。
- 2 歌郎
- 听戏、“打茶围”是晚清京师有闲、有钱人(官员、商人和士人)的主要娱乐方式。在戏园子观看伶人在台上表演是听戏,到伶人家中饮酒、听歌、闲话,叫做“打茶围”,从事这一服务的年轻的伶人叫做歌郎。因为伶人的住处叫做堂子,所以“打茶围”也叫“逛堂子”。在晚清的社会生活中,“打茶围”曾经是各种娱乐活动中最时尚、最风流的一种,从嘉庆、道光,直到光绪,这一行业都在京师南城发展得如火如荼,它的活力和魅力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
- 3 歌剧
-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在16世纪末,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 4 歌卖
- 歌卖,读音是ɡē mài,汉语词汇,解释为唱着招揽生意。
- 5 歌调
- 歌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ɡē diào,基本意思是歌曲的调子。
- 6 歌榜
- 歌舟。
- 7 歌欢
- 1.欢歌。
- 8 歌鼓
- 歌鼓,ɡē ɡǔ,含义是指歌唱并击鼓、亦指歌声和鼓声、歌唱伴奏所用之鼓。
- 9 歌本
- 《歌本》(意大利文:IlCanzoniere,英文:SongBook),又被称为《雾凇稀疏》(意大利文:RimeSparse),但最初的题目为《Rerumvulgariumfragmenta》。是一本诗集,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诗人和作家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编辑而成。
- 10 歌咢
- 歌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ɡē è,是指歌唱与击鼓。
- 11 歌舫
- 歌舫,是汉语词汇,解释是古时候供歌舞宴乐用的游船。
- 12 歌人
- 歌人是汉语词汇,拼音ɡē rén,出自《梁书·羊侃传》。
- 13 歌舞伎
-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她是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为修缮神社,阿国四处募捐。潇洒俊美,老板娘一见钟情,阿国表演时还即兴加进现实生活中诙谐情节,演出引起轰动。阿国创新的《念佛舞》,又不断充实、完善,从民间传入宫廷,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
- 14 歌墟
- 歌墟,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目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三月三歌墟是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节日歌会。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满足广大壮族群众的热切愿望,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并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行歌节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