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读音
老百姓的意思
词语解释:
老百姓
(1) 区别于军人和政府官员的人民群众的习称;平民;居民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平民;居民。今亦用作人民群众的习称。
引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前面是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是全国的老百姓。”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三:“不先开个会,老百姓不知道咱们来干啥的,能了解出什么来呢?”
沙汀《航线》:“老百姓过的啥日子呵!不乱往哪里跑?”
国语词典
平民、人民。
如:「安史之乱时,天下的老百姓都过著流离失所的日子。」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老百姓
老百姓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群众
老百姓造句
- 日本人打中国的时候,中国老百姓心里整天七上八下,提心吊胆。
- 对敌人这种灭绝人性的兽行,老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 做老百姓的都希望能过太平盛世的生活。
- 旧社会,贪官污吏横行霸道,老百姓苦不堪言。
- 旧社会,老百姓每到过节之时,都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 在黑暗年代里豺狼当道;老百姓衣食无着;无法生存。
- 军队和老百姓是血肉相连的关系,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 干部应该和老百姓同甘共苦,不能搞特殊化。
- 旧社会的统治阶级,大多数都是官官相护,老百姓有冤也无处伸。
- 在过去,那些狗腿子们在主人面前奴颜婢膝,在老百姓面前却耀武扬威,指手画脚。
老百姓相关词语
- 1 老姑娘
- 老姑娘:邵恺原创
- 2 老弱病残
- 老弱病残,成语,是泛指弱势群体。。
- 3 老头子
- 对年老男子的称呼,或是妻子对老年丈夫的爱称。有时帮会中称首领为老头子。
- 4 老花眼
-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 5 老妈子
- 老妈子(lǎo mā zǐ),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指岁数较大的女仆。
- 6 老干部
- 中层干部 zhōngcéng gànbù[middle-level cadres] 指机构、组织、阶层等在中间的一层或几层负责的干部
- 7 老蚕作
- 谓年老犹作茧自缚。
- 8 老哈河
- 是中国辽河西源西辽河上源,古代称之为乌候秦水,蒙古语称之为“老哈木伦”,“老哈”来自于契丹语,是“铁”的意思。
- 9 老匹夫
- 老家伙,老东西。
- 10 老家贼
- 麻雀
- 11 老照片
- 很长时间以前的照片。
- 12 老对儿
- “老对儿”是大连方言,是同桌的意思。
- 13 老头儿
- 现在常用来称谓老爷爷,由于人们总缺乏口语词汇使用的严谨性,常用坏词语,使得其也有轻薄之意。
- 14 老等
- 坚持等候不离去。如:「咱们明日天桥见,我在那里老等。」鹭鸶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