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弱病残读音
老弱病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年老的、体弱的、患病的、残疾的。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老弱病残
老弱病残造句
- 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之人了。
- 让帆布千疮百孔,水手老弱病残!
- 在家里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
- 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 让作者烦恼的是看着那些老弱病残被人占便宜。
- 对于三言两语就能骂倒的老弱病残幼,就不要再动用武力了.
- 但是,每次都让我失望,几乎都是与老弱病残在一起,运气很不好.
- 其长子孙策,随后便从袁术手中讨了点儿老弱病残,自回江东安置亡父后事去了……
- 因此老弱病残者一哭二闹三上吊,百般无赖手段都用上了,硬是赖在军营不走了。
- 夜晚,拥挤的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特需座位上,年轻的男女在搂搂抱抱喁喁私语。
老弱病残相关词语
- 1 老头子
- 对年老男子的称呼,或是妻子对老年丈夫的爱称。有时帮会中称首领为老头子。
- 2 老花眼
-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 3 老妈子
- 老妈子(lǎo mā zǐ),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指岁数较大的女仆。
- 4 老干部
- 中层干部 zhōngcéng gànbù[middle-level cadres] 指机构、组织、阶层等在中间的一层或几层负责的干部
- 5 老蚕作
- 谓年老犹作茧自缚。
- 6 老哈河
- 是中国辽河西源西辽河上源,古代称之为乌候秦水,蒙古语称之为“老哈木伦”,“老哈”来自于契丹语,是“铁”的意思。
- 7 老匹夫
- 老家伙,老东西。
- 8 老家贼
- 麻雀
- 9 老照片
- 很长时间以前的照片。
- 10 老对儿
- “老对儿”是大连方言,是同桌的意思。
- 11 老妇人
- 妇女孩子。
- 12 老黄土
- 地质年代属于早、中更新世的黄土。
- 13 老姑娘
- 老姑娘:邵恺原创
- 14 老百姓
- 老百姓的拼音是lǎo bǎi xìng,1963年版《辞海》中没有“老百姓”词目,只有“百姓”,其定义是这样的:古代对贵族的总称。《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楚语天下》:“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员,是为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