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读音
藤黄的意思
词语解释:
藤黄科。常绿小乔木。小枝四棱形。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一名海藤。常绿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产于印度、越南等地。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藤黄》:“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
《红楼梦》第四二回:“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
国语词典
藤指海藤树,常绿乔木。高约三公尺。刺破树皮时,会有黄色树脂流出,即为藤黄,有毒,可制作黄色颜料,供绘画使用,亦可供作药材。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藤黄 (草药(植物藤黄的树脂))
藤黄造句
- 研究人员对是否能够在其他种类的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以及大肠杆菌中重现这种浓度梯度进行了试验。
- 长庚神色如常地走在蜀中官道上,胸口却有一点发烫。他本以为离别如水,一捧泼上去,什么朱砂藤黄、葱绿赭石也洗干净了,不料那顾昀却是刻上去的,洗了半天,只洗得痕迹越发深邃了。
- 藤黄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并被作为心脏补品使用。
- 第二章选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富集丰城鸡血藤黄酮。
- 使用苯乙烯共聚合物的上胶纸,对藤黄及墨汁之托色尚佳,对花青及洋红之托色效果不尽理想。
- 黄建始说,一般来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
- 再罩以淡朱和藤黄,化开密墨,浑化鲜亮。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藤黄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 目的探讨复方藤黄酊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
- 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干燥的全草。
藤黄相关词语
- 1 藤纸
- 藤纸,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 、馀杭等地。唐李肇《翰林志》:“凡赐与、徵召、宣索、处分曰诏,用白藤纸……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 宋欧阳修《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君闲可能为我作,莫辞自书藤纸滑。” 宋 梅尧臣《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诗:“日书藤纸争持去,长钩细画似珊瑚。”亦称“ 藤角纸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范宁令属官说,‘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藤角纸即藤纸。”
- 2 藤条
- 藤条,天然编织材料。也叫“藤蔑”。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亦常用此编制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
- 3 藤椅
- 藤材编织的材料、手工及技术来源均以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工艺为主,使藤制品等充满古老的南风情,较不具现代化风格,通常较受中年族群的喜爱。藤椅不仅古朴而不乏情趣,并且其造型非常强调艺术性,既有中式的孔雀形、鸡心形、太阳形,也有欧美的宫廷型、皇冠形及规则和不规则的几何形等。几乎任何藤质家具都可度身定做,因而藤质家具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
- 4 藤轮
- 藤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éng lún,指藤制的靠枕。
- 5 藤牌
- 藤牌,指藤制的盾牌。古代作战时用以遮挡敌方兵刃矢石等的护身武器。圆形,中心突向外,内有上下两藤环,可容手臂挽入,并有横木,便于执持。
- 6 藤球
- 藤球是一种独特的古老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自己的脚腕、膝关节等同时夹、顶球,不让球落地,类似我国民间踢花毽子。藤球跟排球比赛类似,所不同的是以脚代手,所以又叫“脚踢的排球”。
- 7 藤杯
- 意思是用藤实做的酒杯。
- 8 藤实杯
- 用藤实做的酒杯。《太平广记》卷四○七引 唐 王叡 《炙毂子》:“藤实杯出 西域 ,藤大如臂,叶似葛花,实如梧桐,实成坚固,皆可酌酒。自有文章,映彻可爱。实大如杯,味如豆蔻,香美消酒。”亦称“ 藤杯 ”。 唐 王勃 《赠李十四》诗之四:“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 9 藤缠
- (2).比喻纠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若只是买糖,一次便了,为何这等藤缠?里头必有缘故。”
- 10 藤角纸
- 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馀杭等地。
- 11 藤子
- 藤子 属:豆科, 类 别: 常绿木质大藤本。长达10m,径约4cm,枝无毛。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常2对,小叶2~4对,革质,长椭圆形,长3~6cm,基部偏斜,顶生一对羽片常变为卷须而卷缠攀援。
- 12 藤本植物
- 藤本植物是指那些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缘的植物。
- 13 藤萝
- 生于山坡灌木丛及路旁。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如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14 藤蔓
- 藤蔓植物通常也称为攀援植物,这一植物的共同点为茎细长,不能直立,但均具有借自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结构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习性。